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 文档编号:10139543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59.61KB
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佳县情枣业合作社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佳县情枣业合作社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
2、承办单位概况
承办单位:
榆林市佳县佳县情枣业合作社
企业名称
榆林市佳县佳县情枣业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
王根霞
成立日期
2009
企业性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
注册资本金
300万元(RMB)
总资产
1200万元(RMB)
佳县情枣业合作社位于佳县城北1公里处,始建于二00九年,注册资金300万元,有职工51人,占地10余亩。
合作社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固定资产800万元,实力雄厚。
生产技术先进,主要生产“佳县情”品牌红枣系列产品以及小杂粮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达2700多万元。
2010年,为促进本地红枣及土特产品的流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保证农副产品配送中心货物的运销,合作社不断扩大农副产品市场化运作,相继在西安、延安、汉中、呼市、太原、乌鲁木、北京等建立网点销售12个,有效地解决了产品的销售问题,为公司创造良好的业绩奠定基础。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①建设单位委托榆林市卓越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②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文件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③《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④国家计委、发改委、农业部2003年及今后对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农产品市场主要对象为:
a、大中城市现有的运行良好、交易规模大、管理较规范的批发市场扩建和改造升级;b、以水果、蔬菜、水产品、畜禽为主的鲜活类农产品市场;c、西部地区年交易额4亿元以上的销地市场;d、现有重点农产品市场的住处管理、电子结算、储藏保鲜、物流配送、农药残留检测等设施建设。
⑤国家计委、经贸委、农业部《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计经贸[2002]2668号)。
⑥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蓝子”工作的通知》。
⑦农业部《农副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吉林省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⑧承办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项目提出的背景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作为食品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战略地位十分明显。
商务部正在加强中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大力推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冷链系统和生鲜农副产品配送中心等建设,确保菜篮子安全。
农副产品既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又为工业生产提供重要原料,加快建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解决农民农副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副产品市场开拓,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为了通过流通的效率化减少流通费用,稳定农副产品的价格,提高农副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持续性带给消费者更安全,更经济实惠的商品,需开发现代化农副产品流通设施,促进农副产品的标准化、规格化、等级化,带动农村的产业化发展。
以此背景,考虑到佳县农村地域特性,把现有的老化恶劣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转移,扩建成现代化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市场。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县境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23.9公里,总土地面积2028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贫困县。
佳县农副土特产品十分丰富,特别是红枣、大明绿豆、黄豆、洋芋等产品规模优势明显,在周边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特别是红枣生产已成为县域经常的支柱产业,目前佳县红枣枣林面积达45万亩,年产量约为8000多万斤,98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红枣名乡”称号。
薯类年产1.2亿公斤,名优杂豆总产达2350万公斤,土特产生产蕴藏巨大潜力。
佳县道路交通比较发达,榆佳路、佳吴路纵贯南北,太佳路、佳米路横贯东西。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大力发展“一红一白”为主的县域经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为主线的农业产业建设,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了加快古城佳县的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佳县情枣业合作社适时提出并及时上马建设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必将为带动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品牌,加快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佳县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2)项目开发目标
在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提高佳县红枣、土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创出榆林市农副产品冷藏、贮存、批发市场开发的模板为目标,促进佳县及陕北农特产品的国内市场开拓,构筑通往内地各市的物流、流通前沿基地。
(3)项目提出的理由
1、城市发展计划方面
因现有的农贸市场位于县城中心,交通堵塞,环境污染,抑制城市发展等不利原因,需转移该批发市场。
随着佳县县城区域的逐步扩大,有必要需建一座集冷储、物流、批发为一体的农产品交易区。
2、流通贸易方面
创建屈家庄农产品物流聚集区,可以联系山西临县以及内蒙毗邻县区的物流据点,农产品的集中交易效应可以为区域内农副产品的流通功能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具备确保生产者的安定出货及正常价格的功能,担负起以竞争原则所定的价格变动及供求功能来确保生产者安定的年物量出货作用,担负起中小零售商购买低价位的农副产品的市场作用。
确定农副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据点型中间批发功能,担当低价位,安定的购买场所的作用,为物价安定做出贡献。
3、道路交通方面
项目建设地屈家庄村位于主城区以北1公里处,交通设施完善,穿省、跨县公路四通八达,太佳高速公路建设在即,周边更有延神铁路纵贯榆林市境内,具有优越的多辐射功能。
4、环境方面
因现有的农副产品贸易市场位于县城中心,引起诸多环境问题及相关社会费用的增加,更是要求新批发市场的开发及转移。
(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改革和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求。
2、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3、在经营规模方面,拟建址是佳县县城周边紧靠公路的屈家庄,该址与县城中心的连接性很好,从选址离目前正在建设的太佳高速公路约2㎞,与外部的输出和物流运输很方便。
交易辐射面大、人流多,联络各地产品,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4、在交易品种方面,形成红枣、果品、蔬菜、肉食、粮油、副食品等10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5、在管理服务方面,市场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运行,规范管理,治安、调运、运输、饭店、招待所、储蓄所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可提供全天侯装卸、储运一条龙服务。
6、在政策环境方面,佳县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流通领域中农副产品市场的建设。
该物流配送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将受到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一定的政策性扶持帮助。
(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近年来佳县县委、县政府把做大做强红枣产业以及发展深加工小杂粮放在重中之重,农民发展红枣生产以及种植薯类、名优杂豆类土特产热情高涨,产量有大幅增加,仅靠原有输出系统已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原有市场较为分散,经营交易面积比较小,物流规模偏低,远远不能适应现有经营品种、数量、规模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老市场处在主城区内,老市场周边的道路状况不是很好,给主城道路交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二是根据佳县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主城区商业及服务业逐步向主城外扩展,以提高整个城市的建设规模。
城市人口的增加必将会进一步加重农副产品需求,相关配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必须紧跟其后。
三是与周边县城相比,佳县至今也没有一个功能完善的农副产品市场。
为了发挥规模效益,产生价格优势,真正使老百姓受益,我们通过学习考察周边地区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建设经验,提出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现代化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是非常合时宜的。
四是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陕西佳县佳芦镇屈家庄村
2、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集生产、储藏、加工、配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总体布局分四个功能区:
即专业农副产品交易区(水果蔬菜、土特产品、红枣、家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保鲜、储藏区;物流仓储配送区;商务信息区和配套后勤服务区。
建设内容主要为:
1、征用建设用地10亩及土地平整投资50万元;
2、新建一座9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大厅,形成总规模15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市场,投资145万元;
3、新建一座11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库房,形成总库房面积2100平方米,投资125万元;
4、在原600平方米冷库基础上扩建600平方米,形成1200平方米气调冷藏保鲜冷库,投资650万元;
5、购物流配送车5部投资35万元;
6、改造15个旧农产品经营加盟店投资20万元;
(2)经营目标
拟经营红枣、蔬菜、粮油、肉类、禽蛋、水产、副食调料、干鲜果品、茶叶等10大类近200余种商品,以红枣、水果、蔬菜为主项,以佳县绿色无公害红枣系列产品为特色。
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将以农副产品批发零售为龙头,以气调保鲜冷库集聚人气,将为佳县农副产品开辟广阔的市场渠道。
交易大厅拟设摊位100个,从业人员150人,争取年进出货物吞吐量达4000万公斤,年交易额达5000多万元。
3、主要建设条件
(1)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国家“十五”计划提出,要扶植、规范和发展一大批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在全国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建设若干个有合理规模、运作规范的办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化配送中心,构建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
国家“西部开发”相关政策扶持,使佳县正面临地区均衡发展的政策机遇。
改变佳县处于政策“边缘区”的不利局面,有利于佳县把握新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向国家争取实质性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实现加速发展。
(2)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
项目建设地屈家庄村位于主城区以北1公里处,交通设施完善,穿省、跨县公路四通八达,太佳高速公路建设在即,周边更有延神铁路纵贯榆林市境内,具有优越的多辐射功能。
(3)优越的基础建设设施。
项目建设地在有10kV输配电缆通过,完全可满足用电需求。
程控电话、互联网络和移动电话覆盖全县,通讯先进。
项目地500米处建有供水公司水塔,可直接向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供应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排污可选择就近城市排污管线排放。
4、项目投入总资金效益情况
(1)项目投入总资金
项目总投资为1525万元,其主要构成如下:
建筑安装工程费:
556.7万元
设备购置费:
448.3万元
网点改造费用:
20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
500万元
(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1525万元,其中社员入股筹措148万元,农户入股752万元,银行贷款425万元,社会其他筹资200万元。
(3)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定为1年,为2009年6月~2010年6月。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国内市场供应现状
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我国农副产品流通因供求信号扭曲导致的高昂费用与机会成本,不断地呼唤着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创新。
为此,国家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对传统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
第一,逐步缩小农副产品统购、派购范围,扩大议购议销的比重,最后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实行合同订购政策。
第二,发展农副产品多渠道经营,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农副产品单渠道、多环节、封闭式的体制。
在允许农民长途贩运农副产品、改革价格管理办法的同时,改革农副产品的批发体制,既在大中城市兴办农贸市场,又有计划的建立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副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各类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和连锁超市为补充,产区、销区、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
80年代中期和后期,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蔬菜、果品批发市场。
进入90年代以来,适应“菜篮子”工程的需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一股热潮。
特别是1994年国务院提出要“建立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贸市场与零售商业相结合的市场网络和商品大流通的格局,形成总量平衡、物流畅通、经营灵活的运行机制”的要求后,各地更是加强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相继兴建了一批不同层次、类别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以区域性批发市场为主体,销地批发市场与产地批发市场相衔接,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相结合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据统计,1983年,我国仅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0个,到2007年增加到5050个。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逐步成为农副产品流通的中心和枢纽,2007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占整个农副产品流通的73.7%,而大中城市这一比例已接近80%。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背景是在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流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产生的,发展速度较快。
从1984年起,在全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带动下,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建立,并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从产地市场兴起到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并行发展,从民间自发形成到政府推动建设的过程。
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底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发展到4000多家,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已有201家,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蔬菜、海产品、肉类、花卉、果品、粮油、干杂副食、土特产品等经营品种齐全的批发网络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导力量。
无论是产区批发市场还是销区批发市场,目前都出现了一些全国知名的市场。
产区批发市场中,以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知名度最高。
销区批发市场较多,规模最大者为深圳的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
从市场数量和成交额来看,发展速度较快。
据全国有5000多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3000多亿元,占全国消费品批发市场成交额的30%以上,通过批发市场销售的果品、蔬菜、食品、粮油产品占到流通总量的50%左右。
其中农业部定点的批发市场有250家左右,年经营额占到总量的1/3,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交易的主渠道之一。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情况表2-1
年份
市场个数
比上年增加幅度(%)
1996
3844
9.3
1997
4038
5.0
1998
4243
5.1
1999
4249
0.01
2000
4387
0.03
2001
4351
-0.01
2002
4150
-0.05
2003
4280
0.03
2004
4356
0.018
2005
4532
0.04
2006
4800
0.06
2007
5000
0.04
图2-12007年全国农产品各类批发市场构成
批发市场发展速度的加快,规模的扩大促使其吞吐调节能力进一步增强。
尤其是在2003年非典期间,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充分发挥了保障市场供应、稳定民心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功能,受到各方瞩目。
二、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的应用
北京的新发地、岳各庄批发市场、山东寿光、深圳福田、布吉、上海漕安、上海浦东区的沪南路市场、成都四马桥、长沙马王堆等批发市场,辐射能力强,社会知名度高,起到了“办好一个市场,带动一方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效果”。
就批发市场而言,经过了将近二十年高速度的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目前正处于质量(市场管理和服务)改善和经营方式转型的重要时期。
很多市场加入了全国性的信息网,设立了电子信息屏幕,向公众发布信息,提高了交易的便捷程度;在培育市场上,很多市场实行会员制,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现代化交易手段的应用,使批发市场的经营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深圳福田批发市场已经成功的实行了全部蔬菜品种的拍卖交易,此举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规范交易基础上,树立了高效率交易的榜样。
另外,批发市场开始从“管理就是收费”转向“管理就是服务”;由通过管理来提高服务质量转向通过服务来提高管理水平;各大批发市场纷纷打出“客户是上帝,服务是天职”、“客户第一,服务至上”、“待客如亲人,进市场如到家”等等口号,牢固树立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经营管理。
三、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进一步扶持,以及佳县群众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佳县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到“十五”末,全县GDP达到4.34亿元,是2000年的1.65倍,年均增长10.5%,人均达到1608元。
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亩,正常年景产量1亿斤。
红枣、草畜、薯豆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红枣面积已扩展到45万亩,正常年产量在1.2亿斤以上,名列全国前茅,且佳县国家级有机红枣生产示范基地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并首家获得了国家有机红枣产品认证。
全县现有草场面积达29万亩,羊子饲养量达到32万只,薯类和豆类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和22万亩左右,年产量分别达10万吨和1万吨上下。
旅游业综合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年入境旅游人数逾百万人次,年直接和带动相关产业实现收入2000多万元。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劳务经济取得较好发展,全县65%的农村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949元提高到“十五”末的1393元。
四、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全国将近4300家农产品市场现已覆盖了所有的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构成了贯通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
集保鲜、物流、批发为一体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业态和主要环节。
五、目标市场分析
2007年,佳县红枣枣林面积达45万亩,年产量约为8000多万斤,薯类年产1.2亿公斤,名优杂豆总产达2350万公斤,蔬菜产量约50万公斤,肉类产量300万公斤。
如此大的农副产品产量却大部分通过农户及小商贩分散交易与消费。
而佳县情枣业合作社红枣蔬菜物流配送项目建设后,将形成亿元农产品集散市场,该市场将销售、储藏、保鲜、调运、信息服务、检测等设施全部配套,通过构建高效、通畅、有序的现代化营销网络体系、电子结算体系、保鲜贮藏体系、农药残留检测体系等形成了合理的资源调剂和补充,发挥批发市场吞吐、集散、物流和辐射功能,建成现代化大型中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随着佳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可以带动农贸业的快速发展,消费品市场呈现日益活跃、不断增长的强劲势头,并持续保持旺盛的局面。
2007年,佳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亿元。
佳县按人均每日消费蔬菜0.25公斤,肉食0.1公斤,禽蛋0.05公斤,果品0.1公斤,水产及其它0.1公斤的比例计算,全县人口按20万(全县人口的70%计)计算,日均消费蔬菜5万公斤,肉食2万公斤。
年农副产品消费量约1800万公斤。
预计项目建成后,佳县情枣业合作社屈家庄物流配送市场的农副产品成交量约占全县的50%,将成为佳县及周边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场内客商集中,交易火爆。
而且,中国有着许多传统的节日,如中秋、国庆、春节等,企事业单位逢年过节,有发“福利”用品的习惯,这是中国的特色。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发放福利由传统的米、面、油向多种产品转变,其中:
中秋、国庆的果品需求大。
预计该市场的交易额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辐射面逐步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完全能满足全县及其周边地区日益增长的交易需求。
六、市场竞争力分析
佳县仅此一家大型农副产品物流配送市场,没有竞争对手。
七、目标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佳县有较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而佳县县域内除本项目外没有大型农副产品物流配送市场,可占有佳县50%的市场份额。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该建设项目完成后,佳县屈家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市场将建设成为本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形成集农副产品交易、仓储、保鲜、冷藏、配送、连锁经营、信息收发、电子结算、汇兑为一体的设施齐全、功能先进、多地高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管理现代、具有很强集散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
二、市场主要功能
集聚辐射本地和外地农副产品。
(1)红枣、土特产品现货交易。
(2)蔬菜、果品、红枣等的保鲜贮藏及商品化处理。
(3)蔬菜、果品、红枣等农副产品大宗交易洽谈。
(4)蔬菜和果品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
(5)衔接产需、搞活流通、满足消费、平抑价格。
拟设摊位100个,市场从业人员150人。
三、建设方案
物流配送市场总占地面积约10亩,市场统一规划,划区经营,是集生产、储藏、加工、配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
总体布局分四个功能区:
即专业农副产品交易区(水果蔬菜、土特产品、红枣、家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保鲜、储藏区;物流仓储配送区;商务信息区和配套后勤服务区。
建设内容主要为:
新建一座9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大厅,形成总规模15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市场;新建一座11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库房,形成总库房面积2100平方米;在原600平方米冷库基础上扩建600平方米,形成1200平方米气调冷藏保鲜冷库;购物流配送车5部;改造15个旧农产品经营加盟店。
一是农产品交易大厅,佳县情枣业合作社红枣蔬菜农副产品物流配送项目重点工程农产品交易大厅工程建设地点为屈家庄佳县情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项目用地上,建筑结构类型为地上一层的钢结构工程,设计成方形,南北宽20米,东西长45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设计支持入场经营商户100户。
交易大厅的建设中场地环境、设施设备严格依照《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GB/T19575-2004)要求高标准建设。
二是新建600平方米的气调冷藏保鲜冷库,主要包括气调冷藏库、预冷库、加工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等。
贮藏库部分设容积为600平方米气调库、50平方米预冷库,设计库贮藏量100吨。
设计建筑为单层钢精混凝土结构单层,层高8米。
三是物流库房的选址及建设按照交通运输方便、紧凑合理的原则,在合作社新征用原物流配送中心库房东侧靠近公路100米处的3.2亩土地修建。
库房建筑设计为钢骨彩色钢板结构,该结构以拥有足够的强度且施工既快又便宜的优点。
设计为两层式建筑,层高度约为5M左右,一楼与二楼高度总共约为13M。
一楼规划为进出货暂存区与整栈板、整箱的捡货(库存储存)作业区,二楼规划为拆箱的捡货作业区及流通加工区。
物流中心的整体规划要达到以下功能:
1、运输功能。
2、储存功能。
3、装卸搬运功能。
4、包装功能。
5、流通加工功能。
6、物流信息处理功能。
第四章场址选择
一、地点与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为佳县佳芦镇屈家庄村佳县情枣业合作社厂房旁新征土地上。
该地点位于佳县县城主城区以北1公里处,交通设施完善,穿省、跨县公路四通八达,太佳高速公路建设在即,周边更有延神铁路纵贯榆林市境内,交通优势明显。
该地有较好的基础建设设施,项目建设地在有10kV输配电缆通过,完全可满足用电需求。
程控电话、互联网络和移动电话覆盖全县,通讯先进。
项目地500米处建有供水公司水塔,可直接向农副产品配送中心供应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二、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约6716㎡,场址土地权属类别为有偿转让。
三、土地利用现状
拟建场址已拆迁完毕,场地平整面积6600㎡。
汽车可直通施工现场以满足施工机械、建筑材料、设备的运输以及施工劳务的进出厂,原有厂址有市政给水及排水、排污管道。
10Kv高压输电线路距场区100m,通讯网络已引入场区,已基本满足“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
四、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由于本项目是服务”三农”项目,得到佳县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对本项目的建设将从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条件。
五、环境保护条件
拟建场址周边为大片枣园及居民住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且没有易燃、易爆场所,没有污染腐蚀性气体源。
所选择拟建扯为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佳县 农业 综合开发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