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歌声.docx
- 文档编号:10136802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0.63KB
永远的歌声.docx
《永远的歌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远的歌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远的歌声
通道县二完小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郑光敏上课时间:
2014年9月
课题:
11.永远的歌声第
(1)课时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顺句子,把课文读熟练。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导学意图: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导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顺句子,把课文读熟练。
导学难点:
识字学词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导学准备:
课前预习、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课(课外一学时)
导学内容:
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导学要点:
1.读准生字的字音,特别注意易读错的字音。
2.用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
3.读准文中多音字的字音,并给它的另一种读音组词。
(以带中括号的为重点)
4.用自己的方法,读懂课文中的词语,批注在课本上。
5.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6.提出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第一课时
教师根据探学路径,以“闯关”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
1.指导闯第一、二关:
读准读顺,读懂词语。
(1)指导要点。
教师针对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要求,让学生充分展示预习成果。
在落实其它内容的同时,尤其要注意三点:
一是重视对生字书写的指导,指导学生写好课文中要写的11个汉字,要强调写正楷字,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二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熟练;三是要对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指导方法。
以展示为主,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展示。
(3)指导过程。
第一步,解决识字写字的问题。
包括:
字音:
读准生字字音、多音字读音,提出易错字音;
字形:
识记字形,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写字:
指导写字,当堂听写。
(学案上的“课堂检测”第一题。
)
第二步,读懂词语。
用自己的方法读懂文中的词语。
展示交流读懂和没有读懂的词语。
第三步,读准读顺课文。
检查朗读,要求把字音读正确,不丢字,不加字,把句子读通顺。
2.指导闯第三关:
读懂大意。
(1)指导要点。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概括出来的内容,还要关注学生是怎么概括出来的,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2)指导方法。
教师先用“学案”出示问题: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根据问题组内群学,然后,班级群学展示。
展示时,注意引导学生评价和补充。
3.指导学生对第四关和第五关进行独学、对学、群学。
指导要点:
独学:
学生自己扣问题自主探究,要求边读边在文中做好批注(划出关键词句写出自己的体会);对学:
独学完成的学生与自己学习对子交流学习体会;群学:
独学、对学完成后,各学习小组由组长主持围绕学案上的问题,组织本组成员提问、朗读、谈体会等,进行探究和交流。
在独学、对学、群学结束后,各小组领取展示任务,组长分配展示任务,为下节课的展示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通道县二完小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郑光敏上课时间:
2014年9月
课题:
11.永远的歌声第
(2)课时
导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内容,学习文中人物的品质。
2.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好在哪里。
导学意图: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导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
导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导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第一步,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语句:
(1)“我们的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又漂亮。
”
(2)“她用好听的嗓音教我们唱……小歌剧。
”
(3)“我还和姐姐争论过……还是我们老师长的好听。
”
(4)“我说,……天下第一好。
”
感受:
“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对老师非常热爱。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第二步,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感悟:
(1)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2)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爱老师。
3、练习有感情朗读。
同桌分角色对读第7自然段,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第三步,感受师生情。
1、哪句话最令你感动?
为什么?
(读8——10自然段)
2、全班交流:
(1)“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把它们一条一条的穿起来”
“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学生的心多细呀!
“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为老师抓鱼不顾一切。
“摸、捉、追、堵、甩、穿”——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
教师小结:
从学生的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
自由读——指名读
(2)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
(3)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变换角色体会:
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呢?
学生可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汇报。
教师小结:
是啊,学生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同样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
二、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要求学生要说出体现首尾呼应的语句。
2、课前有同学提出文章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作为题目,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小组讨论——全体交流
(要点:
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通道县二完小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郑光敏上课时间:
2014年9月
课题:
12.秋天的怀念第
(1)课时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顺句子,把课文读熟练。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导学意图: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母爱爱,回报母爱爱。
导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顺句子,把课文读熟练。
导学难点:
识字学词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导学准备:
课前预习、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课(课外一学时)
导学内容:
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导学要点:
1.读准生字的字音,特别注意易读错的字音。
2.用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
3.读准文中多音字的字音,并给它的另一种读音组词。
(以带中括号的为重点)
4.用自己的方法,读懂课文中的词语,批注在课本上。
5.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6.提出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第一课时
教师根据探学路径,以“闯关”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
1.指导闯第一、二关:
读准读顺,读懂词语。
(1)指导要点。
教师针对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要求,让学生充分展示预习成果。
在落实其它内容的同时,尤其要注意三点:
一是重视对生字书写的指导,指导学生写好课文中要写的7个汉字,要强调写正楷字,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二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熟练;三是要对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指导方法。
以展示为主,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展示。
(3)指导过程。
第一步,解决识字写字的问题。
包括:
字音:
读准生字字音、多音字读音,提出易错字音;
字形:
识记字形,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写字:
指导写字,当堂听写。
(学案上的“课堂检测”第一题。
)
第二步,读懂词语。
用自己的方法读懂文中的词语。
展示交流读懂和没有读懂的词语。
第三步,读准读顺课文。
检查朗读,要求把字音读正确,不丢字,不加字,把句子读通顺。
2.指导闯第三关:
读懂大意。
(1)指导要点。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概括出来的内容,还要关注学生是怎么概括出来的,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2)指导方法。
教师先用“学案”出示问题: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根据问题组内群学,然后,班级群学展示。
展示时,注意引导学生评价和补充。
3.指导学生对第四关和第五关进行独学、对学、群学。
指导要点:
独学:
学生自己扣问题自主探究,要求边读边在文中做好批注(划出关键词句写出自己的体会);对学:
独学完成的学生与自己学习对子交流学习体会;群学:
独学、对学完成后,各学习小组由组长主持围绕学案上的问题,组织本组成员提问、朗读、谈体会等,进行探究和交流。
在独学、对学、群学结束后,各小组领取展示任务,组长分配展示任务,为下节课的展示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通道县二完小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郑光敏上课时间:
2014年9月
课题:
12.秋天的怀念第
(2)课时
导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思想品质。
2、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及母爱的内涵。
导学意图:
通过《秋天的怀念》一课学习,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朗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悟出母爱的内涵。
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这种爱,回报这种爱。
导学重点:
概括母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
导学难点:
从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中感受到母爱的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导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一、探讨母爱的内涵
(一)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1.请同学看课文第一段,母亲的一句话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说说是哪一句话。
(课件: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板书:
“娘俩——好好儿活”)
2.顾名思义,这娘俩指的是——母亲和儿子两人在一块好好活。
3.这是母亲对儿子说的话,儿子是怎么不好好活了,母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比如: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
(3)“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活着有什么劲!
”
4.是啊,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所以:
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唰唰啦啦”地飘落,我——————————————————————。
(课件:
扩充句子训练)
5、实话实说的讨论:
你们多大?
21岁活蹦乱跳的年龄,可以四处周游,有多少事情可以做!
没有了双腿,他这样做,你们怎样看?
小结:
面对这样天大的打击,他活着好“苦”啊!
(回扣板书的“苦”)
6.请注意:
母亲的自身情况又是怎样?
请也找课文相关句子读给大家听
7.有没有知道得肝癌的病人的疼痛滋味的,请补充说明?
8.这些痛苦儿子知道吗?
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痛苦,还有一点,就是病人清醒地知道她离死亡更近的痛苦啊。
然而,即使面对死亡,母亲有没有把玻璃砸碎?
有没有把东西摔向墙壁?
有没有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史铁生的发怒我们都可以理解,母亲的发怒我们更可以理解啊。
可母亲为什么没有那样做,而要这样做?
!
(估计回答落脚点就在“为了儿子着想”)
(二)、走进母亲的让儿子“好好活”。
1、请再细细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说明母亲一切都是为了儿子?
2.学生发散谈后,重点探讨下面的句子:
从几个“悄悄儿”中,再细细品味母爱:
3、通过体会,此时的母亲已是万箭穿心啊,自己身体的毁灭性打击让母亲“苦”;还要面对的是自己抚养了21年的儿子的瘫痪,可以说,对母亲的打击可谓“苦上加苦”。
可无论如何还要让儿子好好活!
母亲的爱——用心良苦!
(再次回扣“苦”)
4、我们跟随史铁生一道去体会母亲,发现母亲。
那么,在这秋天的故事中,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咱娘俩,要好好活,好好活……”课件再次出示,学生说出什么体会就再读这句话)
二、探讨母爱的怀念
1.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引读课文,“邻居们……”
2.原来的母爱儿子理解不了,一个秋天过去了,又一个秋天过去了,直到后来儿子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
懂得的是什么?
3.所以,我和妹妹都懂,因此“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课件出示该句)
4、那么,这“好好活”,究竟是怎么活?
结合课文的这句话,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理解——
5.升华:
当儿子懂得母亲告诉儿女的“好好活”的含义,那和母亲发生的秋天的故事啊,就深刻在心中,化作心中无比的怀念(回到课题怀念!
)。
6、对于史铁生的“好好活”,我们是怜悯吗?
感到他活得痛苦吗?
那究竟是什么?
(对着黑板“苦”字说——是佩服,是敬重,也是敬仰——他活出了境界。
活出了生命的高贵。
在报纸上看到史铁生和世界长跑冠军刘易斯的合影。
身体衰弱的史铁生虽然连站也站不起来,但他的灵魂却在无羁地奔跑着,跑得跟刘易斯一样快,甚至比刘易斯还快。
我想,如果说“好好活”是对母亲的回报,母亲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7、那么,这回面对“秋天的怀念”,在你心中,又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请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母亲推着他看到了菊花……自己用脚踩扁一个杨树花……)
板书设计:
12、秋天的怀念
娘俩
(苦)我俩 好好儿活
我们
导学反思:
通道县二完小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郑光敏上课时间:
2014年9月
课题: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
(1)课时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顺句子,把课文读熟练。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导学意图:
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以体会父母不同形式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导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识字学词,读顺句子,把课文读熟练。
导学难点:
识字学词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导学准备:
课前预习、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课(课外一学时)
导学内容:
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导学要点:
1.读准生字的字音,特别注意易读错的字音。
2.用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
3.读准文中多音字的字音,并给它的另一种读音组词。
(以带中括号的为重点)
4.用自己的方法,读懂课文中的词语,批注在课本上。
5.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6.提出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第一课时
教师根据探学路径,以“闯关”的形式,指导学生学习。
1.指导闯第一、二关:
读准读顺,读懂词语。
(1)指导要点。
教师针对课前布置的自主预习要求,让学生充分展示预习成果。
在落实其它内容的同时,尤其要注意三点:
一是重视对生字书写的指导,指导学生写好课文中要写的8个汉字,要强调写正楷字,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二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熟练;三是要对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指导方法。
以展示为主,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展示。
(3)指导过程。
第一步,解决识字写字的问题。
包括:
字音:
读准生字字音、多音字读音,提出易错字音;
字形:
识记字形,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写字:
指导写字,当堂听写。
(学案上的“课堂检测”第一题。
)
第二步,读懂词语。
用自己的方法读懂文中的词语。
展示交流读懂和没有读懂的词语。
第三步,读准读顺课文。
检查朗读,要求把字音读正确,不丢字,不加字,把句子读通顺。
2.指导闯第三关:
读懂大意。
(1)指导要点。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概括出来的内容,还要关注学生是怎么概括出来的,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2)指导方法。
教师先用“学案”出示问题: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根据问题组内群学,然后,班级群学展示。
展示时,注意引导学生评价和补充。
3.指导学生对第四关和第五关进行独学、对学、群学。
指导要点:
独学:
学生自己扣问题自主探究,要求边读边在文中做好批注(划出关键词句写出自己的体会);对学:
独学完成的学生与自己学习对子交流学习体会;群学:
独学、对学完成后,各学习小组由组长主持围绕学案上的问题,组织本组成员提问、朗读、谈体会等,进行探究和交流。
在独学、对学、群学结束后,各小组领取展示任务,组长分配展示任务,为下节课的展示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通道县二完小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郑光敏上课时间:
2014年9月
课题:
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
(2)课时
导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导学意图:
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以体会父母不同形式的评价都是对巴迪的爱。
导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导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导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学生独学、群学
一、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
1.自读,思考:
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
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标注。
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3.班级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
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
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示“我”。
).
4.指导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
二、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1.默读作者“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2.质疑、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不少问题。
一般性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解答。
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这两个问题
:
①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
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在交流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越来越”一词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②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
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
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二、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谈收获(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着重于后者)
3.学生总结写法(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三、拓展延伸,学习写法
1.拓展阅读:
《父爱,在拐弯处》。
①谈感受。
②体会表达方法。
2.借鉴这两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写下来。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表扬(满怀信心) (沉重)批评
(慈爱)母亲 我 父亲(严肃)
写第一首诗
导学反思:
通道县二完小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郑光敏上课时间:
2014年9月
课题:
14*花边饺子里的爱第
(1)课时
导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理解“拮据、破天荒、花招、威风凛凛、大吉大利、头头是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句进行朗读,感悟“我”与母亲之间真挚的爱,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
导学意图:
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悟母子情深。
跨越文本,走进生活,体验母子情深。
活化文本,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导学重点:
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感悟“我”与母亲之间真挚的爱。
导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感悟“我”与母亲之间真挚的爱。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导学准备:
课前预习、多媒体展示台、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板书“花边饺子”。
出示:
花边饺子图。
2、师:
瞧,这是刚煮出来的热腾腾的花边饺子,正冒着热气呢!
望着它,你想说什么?
(学情预设:
①真想吃上一碗饺子!
②想起了妈妈做的饺子。
③想起了吃饺子时的快乐。
……)
3、师:
对于著名作家肖复兴先生来说,花边饺子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
(板书完整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
课文围绕“花边饺子”写了什么事?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看作者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
2、检查生字词:
拮据、破天荒、威风凛凛、调馅儿、洋荤、大吉大利。
3、学生汇报课文中的两件事。
4、文中哪一个自然段把这两件事连接起来了?
(出示过渡段。
)
三、品读文字感悟母爱儿
1、师:
妈妈的花边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远 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