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庄往事》读后感.docx
- 文档编号:10123348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78KB
《康庄往事》读后感.docx
《《康庄往事》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庄往事》读后感.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庄往事》读后感
《康庄往事》读后感
第一篇:
赵杰兵
一书我认真阅读了。
因为阿咚给书时跟我说了,这书和一般知青回忆录不大一样。
我抓紧时间,一口气看完,觉得确实和一般知青回忆不一样。
作者首先是自觉申请上山下乡的,怀抱革命的理想主义和毛主席语录,大有壮士断腕改天斗地的决心,一绝文革的重灾区北京,投入到广阔天地,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
就像全体知青一样,从城市到农村,学生们首先要过劳动关,就是学会各种农活和当地的饮食,住宿习惯等,不管愿意不愿意,为了生存,只能如此。
作者是干部子弟,文革初始,父母被打倒,成为走资派,子女即刻成为“狗崽子”,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出身的好坏几乎成为好人坏人的标志。
但是,作者不为环境所动,坚持自己的信念,很快和村里的干部,社员打成一片,且帮助村里脱贫干了许多好事情,即便离开后,且一直和村里保持联系,不管后来的工作岗位的调动走的什么地方。
后来,动用自己的力量和当地干部的支持,帮助村里在干旱的山西北部农村,打了二眼甜水井,此事很让人感动。
作者是幸运的。
由于他真诚地积极地献身到农村的土地中,得到农民的信任,很快当上,小队、大队干部,从此走上仕途。
由于落实政策,父母的问题得以解放,重新出来工作,作为干部子弟,也因此随着得到好处。
但是作者仍然没有忘记自己当初的想法,仍然尽力帮助村里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和一般干部子弟不大一样。
回首,今天的农村和当年插队时的农村有着很大的不一样,就像当初刚解放时,从地主手里没收土地,分给农民,再通过合作社,人民公社,把土地收回国有,结果越干越穷。
后来又承包三十年不变,到现在土地可以扭转。
中国的土地政策自解放以来走了一条曲曲弯弯的道路,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也在不断适应这些变化,好在,吃饱肚子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
下面的事情,就是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还有养老制度的解决。
知青运动的悔与不悔之争,还将争论下去。
抛开个人得失所困。
首先,让1700万学生失学,造成十几年的文化断层,至此一点,就是罪恶。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干出这种事情的。
书中大量叙述了作者在康庄当知青时所接触的人物,故事,和突发事情对于本人的影响,见证了知青史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过程耐人寻味。
没有真实的经历没有真心的体验是写不出这样的着作的。
从中我们看见天下最底层人们的酸甜苦辣和小小的欢乐。
如:
农民花上300元去陕西买老婆的事情最为感人。
最起码说明一点,当时的陕西比山西的康庄更加贫困。
还有四川。
知青运动短短的历史造成的社会动荡,造成人口的迁移,牵扯到多少家庭思念和苦痛,造成最后的返城,其根源至今未见正面官方的报道。
就像我们建国后的反右,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不断地运动,造成至今人口素质的不良作风和习俗一样,其影响深远。
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前提是深刻的反省,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而作者正是从自身的角度,用朴实的语言,还原当年的景象,仅此一点,作者是个正直的人。
第二篇:
《往事》读后感
冰心《往事》
读后感
在我的印象中,记的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就是《在寄小读者》。
也是这篇课文让我开始对其作者产生好奇感,也是这篇课文让我开始喜欢读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
《繁星》《春水》至今还在我书架的最前列最明显的位置上。
呵呵,大家应该知道我说的作者是谁了吧。
没错,她就是谢婉莹。
大家都叫她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冰心逝世后,党和人民给她以高度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也就是说,冰心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祖国和人民,献给全社会和全人类。
冰心是世纪同龄人,一生都伴随着世纪风云变幻,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写作了七十五年。
她是新文学运动的元老。
她的写作历程,显示了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文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伟大轨迹。
她开创了多种“冰心体”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文学现代化的扎扎实实的实践。
她是我国第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是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
她的译作如的《先知》《沙与沫》,印度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园丁集》及戏剧集多种,都是公认的文学翻译,1995年曾因此经黎巴嫩共和国总统签署授予国家级雪松勋章。
她的文学影响超越国界,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得到海内外读者的赞赏。
巴金曾这样评价过冰心:
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
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我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往事》著于1931年。
《往事》还包括了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无限之生”的界线、力构小窗随笔、除夕的梦、十字架的园里、山中杂记——遥记小朋友、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当教师的快乐、施者比受者更为有福等内容。
《往事》更是概括了生命之理,不要求来生,做好自己就行了。
《寄小读者》通讯1——29是这本书中给我最喜欢的一部分。
她以书信的方式把她所见所闻,所感所忆,以一篇篇通讯的形式串成完整的情节,让我看了爱不释手,成了床头不可缺少的读本。
通讯五里写到一则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
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见一对母女,那女儿不住地撒娇,要汤要水。
母亲面目蔼然,和她谈话的态度,似爱怜,又似斥责。
这不禁让冰心奶奶想起自己的母亲,临行前偷洒了几滴泪。
回忆起临行时,姨母问她舍得母亲么?
她从容一笑,回答:
“那怎么舍不得?
日子那么短,那边还有人照应。
”可其实内心舍不得母亲,当表妹再次问起时,她忍不住低声的说道:
“不瞒你说,妹妹,我舍不得母亲,舍不得一切亲爱的人。
”?
?
读到这里,我的心里酸酸的,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冰心奶奶将母亲对她的爱形容为“不因万物毁灭而变更”,我想这世间的母亲都是这般伟大的,没有谁能割断这浓浓的母子情。
母亲们给予我们生命,用温和、细碎的爱抚育我们成长。
如今我们一天天的长大了,她们却一天天的老了。
想到母亲这么多年来为我默默的付出,近来常常觉得愧对她,不能陪伴在她身边为她分担、不能在她年迈时照顾
她、不能尽一个做儿女应尽的本分,我感到十分惶恐?
?
我记得曾经有这么一段: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
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
,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
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
竟是浅蓝色的了。
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庄严;中间流溢着满空幽哀
的神意,一切言词文字都丧失了,几乎不容凝视,不容把握!
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于将军夜猎——那从骑杂沓,传叫风生,会踏毁了这平整匀纤的雪
地;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铁甲,会缭乱了静冷的月光。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燃枝野餐——火光中的喧哗欢笑,杯盘狼藉,会惊起树上稳栖的
禽鸟;踏月归去,数里相和的歌声,会叫破了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凄意已足,语音已微;而抑郁缠绵,作
茧自缚的情绪,总是太“人间的”了,对不上这晶莹的雪月,空阔的山林。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纵使林中月下,有佳句可寻,有佳音可
赏,而一片光雾凄迷之中,只容意念回旋,不容人物点缀。
我倚枕百般回肠凝想,忽然一念回转,黯然神伤?
?
今夜的青山只宜于这些女孩子,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
《往事》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宇宙精妙的探索,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有对童年欢乐的回忆,有对弱者的同情,有离别家园的伤感情怀,有旅途的见闻和咏叹,去国后的乡魂旅思,异国明艳的山色,友谊的温暖?
?
在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
意境中,冰心将我们带进了她的情感世界,宽广的母爱、欢愉的童年、波澜壮阔的大海、细腻的情思,这一切自然而然地流露、倾吐,慢慢地浸入我们的心灵,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我们融入到温馨、清丽的画卷中,分享那一份深情,那一份愉悦和爱。
如往事一七,从父亲送给我们的两缸莲花写起回想到九年前。
园里最初开的三蒂莲却被那繁密的雨点打的左右倾斜,在无遮蔽的天空,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只是对屋里的母亲唤着”母爱的慈怜、无私深深包围着冰心,将一切恐惧融化在爱中。
同时这风雨又象征了黑暗社会的暴风雨,被荷叶覆盖的红莲又象征了新事物的勇敢和勃勃生机。
至此母爱与勇敢、无私保护红莲的荷叶交融在了一起
这就是我对《往事》的整体印象,我喜欢冰心的文章,希望大家看了我的读后感后可以欣赏一下冰心奶奶的文章。
不会错的。
广告学10401
15号徐洋
第三篇:
《复旦往事》读后感
有的书写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读时也许有点兴奋,但读过后却留不下多少印象;另一种书看似平平实实,内里却涌动着惊涛骇浪,读后令人久久不能平静、难以忘怀。
吴中杰教授的新作《复旦往事》就属于后面一种。
《复旦往事》最能拨动心弦的是它所展示的那种扑面而来的逼人真实。
中杰先生对此书的最大追求就是真实,就是“以翔实为要”,“将生活如实记录下来”,“用不着作家去虚构什么”,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现实之离奇,远甚于作家的艺术想象”。
事实正是如此,作者也正是尽力实践其追求:
在广泛地亲自采访和阅读历史文献、记载,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政治运动为主线,将全国解放以来的复旦往事一件件、一桩桩“如实记录下来”,而不作任何艺术加工和虚构,完全靠事实说话,靠叙述的真实取胜。
从1951至1952年复旦教师参加土改工作和接下来冲击灵魂的思想改造运动导致刘大杰教授跳黄浦的惊人事件,到1955年的反胡风运动贾植芳先生突然被捕、1956年“双百方针”出台后的学界特例——美学大讨论和1957年反右斗争中复旦许多名人不幸成为“‘阳谋’下的落网者”,从大跃进岁月里大炼钢铁、抓麻雀的群众运动和组织学生“大兵团作战”集体编写大部头教材,到60年代初期短暂的宽松和1962年起重新大抓阶级斗争、高举反修防修旗帜、反对“三名三高”,再到组织师生参加“四清运动”,“到农村去上阶级斗争主课”,一直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一幅幅图景、一幕幕活剧,极其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里许多被写到的当事人现在还健在,他们都可以为这种真实性作证。
我们曾经在复旦学习、生活,许多事情我们也曾经历或听说过,我们也从《复旦往事》中引发许多回忆和联想。
比如我们入学不久就听说中文系有“三吴一潘”是“白专的典型”,要我们有所警惕,但我们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后却深深喜欢上了他们的课,对他们的学识十分佩服,吴中杰老师教“文学概论”课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对鲁迅许多作品烂熟于胸、能够成段背诵;吴欢章老师讲“现代文学作品选”时饱含激情、文采飞扬;潘旭澜老师的“现代文学史”课上得脉络清晰、有理论深度,都给我们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
至于文化大革命开头几年发生在复旦的“斗鬼风”、“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夺权斗争”、两次“炮打张春桥”等重大事件,都是我们亲身参加、经历或者旁观、听闻到的,《复旦往事》作者则将亲身经历与广泛收集相关材料、信息很好地结合起来,对这些事件一一作了全方位的细致描绘,有些事情当年我们只知道表面的或大概的情况,个中内情并不清楚,读了此书,其真相和来龙去脉便一清二楚了,使我们彷佛回到了当年的情景中。
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中杰先生之所以能够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给我们提供一幅五十年来复旦大学风雨沧桑历史变迁的真实画卷,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这一段历史大部分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如他所说,“除了思想改造运动之外,20世纪下半叶的政治运动我都身历其境,可以说是与复旦共同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这大概就是该书给人巨大真实感的奥秘所在。
《复旦往事》的成功还在于它不仅真实记录了复旦大学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而且实际上勾勒出了中国高等学校历经各种政治运动的洗礼而曲折发展的共同历史,更展示出中国知识分子在“左”的路线统治下充满磨难、艰辛的命运和的乐观、坚强的心路历程。
我们非常佩服中杰先生写作此书时严谨求实的作风,无论是写思想改造运动、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运动,还是写大鸣大放、反右派斗争,作者都引用了大量当年的报刊社论、报道和内部文件、领导讲话等一手材料,作为复旦发生的种种事件的背景材料,使读者感到,这不仅仅是作者一个人眼中复旦一个学校的往事实录,而且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教育界真实的历史写照。
我们就听说不少兄弟单位的朋友读了本书后觉得跟他们那儿的情况差不多,因此感到十分真切。
这从侧面反映出本书有很强的历史感。
本书虽然属于纪实性的回忆录作品,没有虚构,但还是很有文学性,很有个性,使人读来兴趣盎然。
其中给我们感受最深的,一是作者在细节选择和描写上,往往带有某种揶揄的幽默感,有时则加以冷峻的嘲讽。
如写到大跃进时他在农村亲历的扎竹车一夜之间实现“车子化”、按照上级要求所分配到本大队的数字来搞统计等弄虚作假的事情,以及为了“速成”通过“劳卫制”而大吃猪尾巴之事,因为据说吃猪尾巴可以提高速度,作者写到当时还出了一幅漫画画着猪八戒面对一群没有尾巴的猪,问它们尾巴哪儿去了?
答曰:
都到复旦大学食堂去了。
读之使人忍俊不住、哑然失笑。
二是全书夹叙夹议,往往写到某人某事,作者有感,就会随机发几句颇有个性的议论。
比如写到复旦和全国的“夺权闹剧”,作者就发了一通有个性又有深度的议论:
“这情景,难免使人想起了阿q的革命。
当然,两者还是有些不同:
阿q要的是元宝、洋钱、洋纱衫、女人,还有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同时要处死他所不满意的人;造反派要的是办公室、大印,但同样要排斥和打击别的造反组织的人。
而且,阿q只不过是在幻想中革命,造反派则在实际行动中,已经触及到权力的边缘。
然而,阿q式的革命,实际上正是中国历次农民革命的缩影。
”以上这种个性化的细节描写和富有幽默感的议论大大增加了本书的文学色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庄往事 往事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