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园建设指南.docx
- 文档编号:10105084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8.62KB
生态茶园建设指南.docx
《生态茶园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茶园建设指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茶园建设指南
生态茶园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立了生态茶园建设原则、建设规模与内容、环境条件、建设规划布局、生态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和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茶园建设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苴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阳灌溉水质标准
GB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15618±壤环境质量农用地上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3200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2172标准茶园建设规范
NY/T3442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
NY/T3443石灰质改良酸化上壤技术规范
NY/T5O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左义适用于本文件。
生态茶园ecologicaIteaplantation
以茶树(Camelliasinensis(L.)0.Ktze.)为主要物种,根据生态学理论,应用生态系统设计原理,综合运用可持续农业技术,将茶恫中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关联,科学构建和管理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园生态系统,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量持续稳泄、产品安全优质的茶园。
3.2
茶园生态用地ecologicalareaonteaplantation
茶园内其他植物及非生产用茶树覆盖的区域,包括但不限于:
非生产目的茶园,种植英它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植被斑块、廊道,茶园四周及坎壁、道路、水域等周边的绿化区域。
3.3
茶园次要植物secondarypIantsofteaplantation
在茶园生态系统中,与茶树共同生长,具有保持水上、调节气候等功能,对茶树生长及生态系统有益的苴它植物。
4建设原则
4.1绿色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全而构建绿色生产方式,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应用循环农业、废弃物与污染物处理等技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保持茶园水土。
4.2整体发展
将生态茶用纳入区域农业生产体系统筹考虑,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构建多元化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
纳入当地美丽乡村建设,与大地景观、特色乡镇建设等统筹考虑,建设美丽乡村、美丽茶园。
4.3融合发展
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建设环境优良、景观优美、设施完备、分区合理的生态茶囲,发挥自然生态资源和地域文化优势,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休闲、文化、康养、教ff及互联网等产业深入融合,发挥茶产业的多种功能。
4.4设施完善
建设茶园实现生态化、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生产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5建设规模与内容
5.1建设规模
上地连片,且而积应不小于2hm2。
5.2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基建工程、配套设施设备、生态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和技术体系建设等。
6.环境条件
6.1周边环境
茶园所在区域植被(包括茶树)覆盖率应不小于80%;周边、上风口及水流的上游无污染源,与工厂区、垃圾场等污染源的直线距离应不小于2km,与城镇、高速公路等的直线距离应不小于500m,中间无自然遮挡的应设置隔离带或缓冲区;与英他作物应有隔离带或缓冲区。
6.2立地条件
种植茶树的地块坡度应不大于25",其中坡度大于15。
的应建成等髙梯级园地。
茶园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环境空气质疑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左。
7建设规划布局
7.1生产茶园
生产茶园面积占比不髙于园区总而积的70%o
7.2道路
符合NY/T2172的规左。
7.3排灌系统
茶园具有完备的排水、蓄水和灌水系统。
茶园主干道和支道内侧建排水沟,深度和宽度均不低于0.20m:
每2-3hm=至少建设1个蓄水池,容量不少于20m‘,宜建于排水沟的岀口处或排水不良的积水处:
宜建立节水灌溉系统,管道埋设深度不小于35cm,喷灌系统宜选用伸缩式喷头并布置于茶蓬中间。
7.4茶园生态用地
7.4.1隔离带、防护林、生态功能带等茶园生态用地总而积不小于茶园总而积的10%。
7.4.2隔离带
周边有农田、公路干线等需设宜隔离带,宽度20m〜50m,宜种植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
7.4.3防护林
在山脊、风口处设置防护林带,宽度不小于5m,宜种植植株高大、抗风力强、生长快,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
7.4.4生态功能带
在茶园四周、各功能区块四周及内部空地、主干逍和支道两旁种植景观植物和茶园次要植物,形成景观功能带和生物栖息地等。
7.5配套设施
7.5.1根据茶用规模,按照方便、生态及美观原则,规划配宜适当的工具房、工人休憩用房、鲜叶临时摊放点、堆肥设施、污染物处理设施等配套设施。
堆肥设施应符合GB/T36195和NY/T3442的规左。
7.5.3污染物处理设施
按GB/T32000的规泄执行。
8生态建设
8.1建设复合生态系统
8.1.1总体要求
利用生物多样性构建茶园复合生态系统。
在垂直空间结构上,从山顶到山脚形成由林地植被、茶树、隔离带和生态功能带等组成的植被复合体斑块;在横向空间结构上,根据茶园地形地貌规划设置生态功能带,形成茶树-茶园次要植物块状复合群落结构;不宜建设大而积连片式茶园:
宜构建“乔木-灌木(茶树)-草本”多层次立体复合生态系统。
8.1.2种植茶树
遵守NY门'5018的规左。
8.1.3种植其他植物
8.1.3.1保护原生植被
保留山顶、山腰、山谷、水体周边及地形地貌不适宜种植茶树地块的原生自然植被,维护生态系统稳左性。
8.1.3.2种植茶园次要植物
利用茶园生态用地规划种植茶园次要植物,每个地块种植2种以上,不同类群植物宜重叠、交叉种植。
茶园次要植物包括影响茶阮I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茶树)的伴生植物,彫响第二营养级(害虫或病原菌)的驱避植物、屏障植物、诱集植物和指示植物,及影响第三营养级(害虫天敌)的蜜源植物、载体植物和栖境植物等。
8.1.3.3种植遮荫树
在茶园内适当种植遮荫树,遮光度控制在25%-35%,宜选择适合当地茶园的树种。
8.2.1通过种植茶园次要植物、留养梯壁良性草本植物、实施行间覆盖等措施减少茶园内裸露上地。
8.2.2梯级园地应建设上石坎。
8.2.3宜种植或保留茶用梯壁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对梯壁草本植物采取以割代锄。
8.3优化土壤生态
8.3.1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符合标准的堆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等,不应使用城镇污水、污泥及其制成的肥料。
8.3.2行间宜铺草覆盖或套种绿肥。
8.3.3结合除草和追肥进行土壤耕作,宜每年或隔年进行1次深耕作业。
8.3.4使用上壤调理剂、增施有机肥及采用英他生物措施,对pH值低于4.0或高于5.5的茶园上壤进行改良,治理酸性上壤遵守NY/T3443的规左。
8.3.5茶园内适当放养蚯蚓等有益土壤动物,并营造适宜生长环境。
8.3.6使用的地膜应符合GB13735的规定,宜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地膜回收率应在90%以上。
8.4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应遵守有关规立。
8.5茶园内不得燃放烟花爆竹,不得焚烧秸秆、农膜等废弃物。
9管理体系建设
9.1管理人员
配备有满足生产需要的具有生态理念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包括但不限于:
生产管理人员,植保、上肥等技术人员等。
9.2管理体系
9.2.1有健全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制度。
9.2.2管理人员应与当地农技部门、涉茶社会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建立联系,持续提髙管理技术水平。
9.2.3宜开展生态茶园评价,有条件的可实施良好农业规范、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认证。
9.3档案记录
有健全的档案记录系统,对投入品及包装、农事操作、产品和副产物去向有淸晰记录:
记录文件应至少保存5年。
10技术体系建设
10.1建立茶园化学肥料减量施用技术体系,实施测上配方施肥,基肥和追肥相结合,有机丿吧与化肥配合施用,多施用有机肥,按需补充中微量元素:
总施肥量满足茶恫生产需求,施肥比例符合茶树需肥规律,氮肥用量(折合纯氮)有不少于25%来自有机肥,成龄采摘茶园的化肥用量不髙于NY/T5O18规泄的用量。
10.2建立茶园化学农药减量施用技术体系,综合施策保持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害虫天敌繁衍的生态系统环境;建立绿色防控体系,综合运用生态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优先采用非化学防治技术,减少化学防治次数和化学农药用量,不使用化学除草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 茶园 建设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