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七篇.docx
- 文档编号:10075479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5.62KB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七篇.docx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七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七篇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七篇
【篇一】
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欢迎阅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跨度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构建高效课堂?
确保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有效自主学习;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本人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和对实际课堂教学的经验总结,认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
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和相关参考资料,确保上课内容的充实、完整。
在具体的备课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个课堂的引导环节将抽象的、逻辑性强的教学知识融入课堂的导入中,做到从上课的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需要教师做到:
(1)吃透教材,将教材、教参和参考资料融为一体,结合学生学情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
(2)结合教学内容的性质将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次设置,()如一级识记、二级理解、三级应用、四级拓展;(3)结合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课堂引导环节,要求教师要顾及学习程度、等级不同的学生。
例如,在《中国地理》中要讲的中国的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调查自己家族(3~4代)、社区人口的增长变化状况,初步了解其变化的特点,并尝试分析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
这样可以分层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有效的补充和点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如,在《世界地理》中,地形的形成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堂短片展示,通过壮观的火山喷发、剧烈的地震以及模拟板块的运动过程等景象来吸引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要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要确保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只将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组织学生有效实践,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应用知识。
在地理课堂中,需要教师将整个教学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负责人(组长),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不同的任务,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来驱使学生在课堂行动起来,每个小组都能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小组之间也能相互竞争、督促进步。
教师需要给予有效的补充和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从而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效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教学
地理知识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应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
如,在课堂提问学生喜欢去哪些城市旅游?
同学们去过哪些城市、著名景点?
这些城市的经济、人口、矿产、动植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设计一份旅游线路图,并说明设计的原因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地理、学习地理,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自己的生活。
四、鼓励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地理课堂中同样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同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作为教师应当尊重、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结合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当在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在班级中可以相互讨论、相互交流,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仔细批改学生作业,有效开展辅导答疑
教师布置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有效巩固的基本方法。
同时学生作业的具体情况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后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只有教师对学生做到有效的辅导答疑才能巩固强化所学,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为每一堂课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使用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用心、用情去教学,做到真正地投身于教育事业。
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还需要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更新更好的方法,大力提高地理教学工作的效率!
【篇二】
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
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
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
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
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
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
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
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
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
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荐。
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
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
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
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弛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来。
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而且对当今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
【篇三】
摘要 新课程提出教学是一个让学生探索知识与方法、增长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教学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
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基于这一点,笔者进行了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性研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种方式,以心理学为依据,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即新颖效应。
经过近三个学期的教学尝试,证明这种方式对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是很有成效的。
关键词 地理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地理在中考中的地位是一落万丈。
从而大多数学生产生了学不学无所谓,社会上对地理不重视的现象。
导致了学生上课态度不够积极,只有少数爱好地理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较差。
而学生仅有的地理知识主要还是来自地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向课堂要效率,是多数一线教师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彻底转变学习态度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只有从一点一滴开始,从每一节课开始转变,改变呈现教学信息的方式,吸引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逐步让地理学习变成一种既有趣又高效的事。
让每节地理课都精彩一点,学生就会更爱地理一点,地理就会学的更好一些。
要把教学方法应用好,首先要明确设计的依据。
设计最主要的因素有三:
学生、教材和教师。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还要以教材为本。
在教学方法中,要充分考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和他们的认识水平)、教材编排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教师自身的素质,都是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因素。
教师在综合学生和教材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这样既能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又与教材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游离于其外。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控制者,由于自身的特点、素质、兴趣爱好、运用教材和地图及语言表述的能力等不同,只要能扬长避短,都会上出一节精彩的地理课。
这种方式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电教课
这种课型主要是结合课内的知识,给学生上地理景观录像课,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地理景观方面,此课型可以起到独特的效果。
这是一般讲述法无法与之相比的。
“百闻不如一见”,这样就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课本知识。
如结合印度地理的学习,以录像《莫卧尔王朝的建筑》展视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泰姬陵这一人文景观。
她的清新典雅之美,使学生在欣尝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文化完美结合的艺术精华中,得到美的享受。
学生普遍反映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课型。
喜欢此课型的学生为91%。
二、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讲述课
讲述课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课型,所谓“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讲授新知识之前(例如,讲授一个新的区域或国家),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
如除石油之外,海湾战争背
后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
日本发展为今日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本国地理条件的
?
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发展,恰又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什么呢?
从发展中国家较成功的范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呢?
等等。
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很象推理小说中一个个悬念,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又如,地图知识一直是教材较突出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从它的实用性出发,在学习一开始,结合教材中某动物园平面图,先给学生布置一项实验作业:
学完此章,绘制一张校园平面草图。
使学生带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学习。
兴趣来自需要,需要会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学生的学习态度自然比以往认真而主动。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主动找老师提出在准备这项作业时,遇到的各种地图学方面的问题。
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这项难度较大的作业。
因为这是一个室外观察,室内绘制多次反复,最后成图的过程。
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学习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大大深化了课本知识。
三、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
国家地理一般是通过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来展示该国的地理概貌。
如每一国家都一成不变地逐一讲授,有些像陈述“地理八股”,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这是教区域地理常遇到的问题,如何在兴趣的引导下,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呢?
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
主要分以下几步:
①阅读教材;②学生运用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分析教材,独立整理笔记;③教师检查,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指导;④请几位同学把自己的笔记写在黑板上,大家修改;⑤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修改笔记。
上述的③和⑤步骤,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而多次反复,最后全体学生能整理出内容较全面且简练、条理性也较好的笔记。
这样做不仅可避免平铺直叙的枯燥,意义更深远的是:
真正教会学生“读书”,即使他们将来离开学校,离开教师,仍可依靠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学到所需要的地理知识。
学生反映这一方法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很大帮助。
四、专题讨论课
这种课型是结合教材的某一内容,让学生展开专题讨论。
其优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
让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真正得到发展。
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如在讲国家地理印度、埃及等国时,让学生着手搜集有关的地理资料,为讨论课的发言做准备。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收集资料要看很多的书报,可以扩大视野,而整理资料更能锻炼能力。
经过充分的准备,进行了题为《我所了解的××国》的专题讨论课。
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同学中有能力较强的,编写成一篇篇精彩的短文,在课堂上宣读;有的把异国的自然人文景观描述得令人神往;有的把自己认识某些地理事物的观点或体会讲述给大家;也有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积极发言,他们虽然有的仅是谈一些搜集到的资料,但对这部分同学贵在参与,教师总要给以及时的鼓励,力求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他们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随着几次专题讨论,学生的兴趣在上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此基础上,学完欧洲部分后,针对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题为《波黑政治热点地理成因》的专题讨论课。
这一题目对初一学生来讲,难度是较大的。
但学生在讨论课上表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才华。
他们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了再创造。
有的同学不拿手稿,凭着一张《南欧》挂图,一支教鞭,侃侃而谈,说古论今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有的同学把波黑穆、克、塞三族比作我国古代三国鼎立之势,来分析他们之间的矛盾所在和不稳定的联合;还有的同学甚至写出政论性很强的论文,在课堂上讲演。
最后,教师再用自制的投影片全面总结波黑政治热点背后的民族、宗教、政治地理的成因,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
还有一种形式非常活泼的讨论课,就是针对教材某一重点内容展开辩论形式的讨论课。
如以《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否合理》为题的辩论课。
在课上辩论双方学生出色地运用了自学课中不断训练培养的地理思维方法,
旁证博引大量地理资料,全面分析综合我国人口分布现状的各自然人文地理成因,用以说明自方的观点。
这实际上是一场在辩论双方之间展开的地理知识和各方面能力的竞赛。
通过激烈的辩论,最后评出胜方和最佳辩手
一名。
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复习了旧知识,学到了新知识,预习了将学的知识,又一次达到深化、强化课本知识的目的。
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锻炼组织、协作、应变等等能力的难得机会。
多次的讨论课,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
兴趣是一种愉快的心理倾向,成功的体验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
它主要来自学习成绩的反馈或教师的评价。
因此,在前面讲到的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之后,教师都需做两项工作:
一是讲评,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成绩与不足;二是给直接参加活动的同学打分。
并把分加入期中或期末成绩中,因为那些对学生能力深层次的测试是很难直接在试卷中做出的。
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相对于其他同学,他们对于学习中成功体验的机会要少些,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兴趣较差的一个原因,教师应特别注意发现、珍惜和爱护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一,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上述各种活动;第二只要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一点进步,一定在全班场合表扬;第三,尽量不在班上批评这些同学,这样可以增加他们享受成功的机会,减少他们因学习中的挫折而带来的苦恼。
这种爱的教育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可避免把爱心放在优等生身上的片面性。
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方法,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地理好学、易学。
因此,只要我们能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不同的课文内容,因材施导,因材而入,采用多样的方法,就一定会吸引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
“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在培养学生兴趣、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要想上好一节地理课,需要地理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学习,博闻强记,日积月累,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敏锐的观察,才能设计好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
[2].褚亚萍地理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李建刚现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4].庞国维《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周平儒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师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4
[6].《中国地理》,李涛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三版。
[7].《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师专业的发展》作者:
丁尧清
[8].《中学地理教学法》,褚亚平、曹琦、周靖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篇四】
摘要:
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
地理学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
它的特点是学习范围广阔、研究方法多样、对自然和人文各学科内容的综合以及对将来如何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视。
关键词:
地理素养 中学生 培养策略 课堂教学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把地理素养教育置于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核心理念。
地理是中学各学科中唯一以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学科,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有重要作用。
因此注重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素养的构成与特点
1、地理素养的构成
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观点、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态度、地理情感等构成要素,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地理素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尺度的划分都会破坏地理素养的整体性。
① 科学素养
地理科学素养是公共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了公共科学素养的共性特征,也融合了地理学科的个性特征。
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为地理科学知识的学习、地理科学技能的培养导引方向。
② 人文素养
地理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的两个部分。
具体体现在地理学科中,人文知识主要包括人口、聚落、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相关内容;人文地理精神是指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口、经济与环境价值观、国家意识以及地理的审美取向等问题。
③ 信息技术素养
地理技术素养是指公民应具有的对地理信息技术辨别、理解以及应用等能力,它主要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地理技术观点等。
特别强调的是,地理技术素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具有不同广度和深度的要求。
地理技术素养的构成可划分为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地理技术观点三个方面。
地理技术知识是地理技术素养的基础,也是养成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的重要载体;地理技术能力是地理技术素养的核心,是对地理技术知识的深化与应用;地理技术观点是地理技术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
2、地理素养的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的一门科学。
它的特点在于:
具有广泛的研究范围、丰富的研究方法、综合性的研究内容,因此,从开始它便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赢得了广泛的生存空间。
受地理学科性质的影响,地理素养与其他学科素养相比有共性也有差异。
归纳起来,地理素养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终身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多方面的基本特点。
二、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及学生地理素养的现状:
首先,地理课普遍不被重视。
本来属于六大基础学科和十大学科体系的地理学科却被称之为“副科”,在许多人心目中,地理无非是讲讲山川名胜、物产分布等,而对现代地理教育的内容、价值几乎一无所知。
地理课还常常被挪作他用,地理学科的地位低下,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地理教学质量因此而受到很大影响。
其次,中学生地理素养普遍不高。
学校和家长以及学生之所以不重视地理学习就是考试指挥棒在起作用。
现在几乎所有地区的中考,地理多被列为考查学科,不参加统考,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作用自然指挥了学生平时对各学科认识和重视程度的不同,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各学科的学习效益,以至于目前中学生地理素养普遍不高。
第三、生活化教学没有得到切实实施。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多数学校纷纷开始投入教学改革。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虽有创新教学方式的举措,但成效不大,特别是生活化教学。
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在采用生活化教学时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没有切实实施其教学方式,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
三、地理素养及课堂培养方法:
在当今的地理课改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热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使其充分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牢固掌握地理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素养。
我们面对农村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足,学生基础根基差的条件下,如何才能达到新课标要求,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
师生不能在民主平等的氛围里争论问题,这种情况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因此,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学生创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教育教学的工作中,要强调师生的互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求知和展示的舞台,教师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欣赏者。
2、教学注重贴近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
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与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地理学科教育在课程目标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在课程内容建设中,要用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素材构建地理课程资源,努力创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地理事物出发,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地理,感受地理的作用和魅力,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观察事物,增强地理应用意识。
3、创建新型课堂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完成认识过程起引路人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只是考虑怎么讲好课,而是考虑怎样引导学生自我获得知识,怎样引导学生把学习地理学科作为一种自我需求,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4、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自身的辅导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独立思考与探究地理问题。
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地理 教学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