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国学教育的普及对现代人意识的积极影响.docx
- 文档编号:10057787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19KB
论当前国学教育的普及对现代人意识的积极影响.docx
《论当前国学教育的普及对现代人意识的积极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当前国学教育的普及对现代人意识的积极影响.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当前国学教育的普及对现代人意识的积极影响
论当前国学教育的普及对现代人意识的积极影响
前言,当前我国正在兴起一股国学热,小学生的读书班、老总的国学班、大学教授讲国学、国学图书畅销等等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念领导,现代人的如何保持正常的心态,如何寻回人的价值,这些现实问题似乎都能找到答案。
国学的价值在21世纪又重新放出光彩,这场国学运动来势汹汹,震撼人心,国学能成为21世纪中国的显学,让我们拭目以待。
纵观国学的历史和未来,我们总能找到一些积极参的因素,深入挖掘国学的价值,我们相信国学教育在21世纪会大有用武之地,对现代人的意识必然会生积极的影响。
一、国学和国学教育的界说
(一)国学界说
国学原是古代教育机关的称谓,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国学作为思想学术概念使用开始于西学东渐之后,是与西学相对起的概念,也称“中学”。
按照传统的观念国学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也”。
狭义国学是指以儒学的主体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主要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文化思想,教育思想等等。
(毕天璋《国学教育执一对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新认同》《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月,第25卷总第202期。
以两个定义都既有内核又有其偏颇之处,广义的定义仅以地域为标志,难以反映其本质属性和特征,狭义定义则将期限定在儒学圈内,其外延则失之过窄。
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毕天璋认为国学的定义应该是国学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的内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和学术体系。
这个定义肯定了儒家思想在国学中的核心地位又承认国学不限于儒学,诸子百家和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遗产都应属于国学的范畴,国学在功能上不仅是陶冶人格的心性之学,更应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算学、医学等经世致用之学,只有这样理想,才能全面把握国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国学教育的功能。
(②,引用同上)
(二)国学教育界说
当前,难以有统一的有关国学教育的概念,也就是说国学教育一说还仅仅是在经验的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使用,对于国学教育,可以暂时界定为以国学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国学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学教育和国学一样应当具备国家所包括的各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将国学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当前我国国学教育的普及状况
国家教育这股热潮席卷全国,社会各界各层次都出现追捧国学的现象,国学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一)国学班的出现
正当国学热的兴起的时候,国学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其中也不乏高消费的国学研习者,武汉大学乾元国学讲堂在珞珈山上悄然开班,首批20多学员在未来的一年里要花2.8万元在这座百年名校接受24天的博导国学培训,这也成为近年来国学热的中的一个缩影。
几乎与此同时湖北人孙兴建出资250余万元在家乡新洲双柳镇盖了座占地8.5亩的云深书院,免费向村民传播儒家文化。
宜昌市西陵区东山小学的国学课堂也正式开班,学生们身着传统汉服。
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论语》,可见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
(工人日报2007年8月30日“国学热”文化复兴正是热炒恶俗)
(二)大学教授讲授通俗国学
当今的时代是文化名人辈出的时代,易中天品《三国》,火了易中天,于丹的《论语》心得,火了于丹,两位皆可称为国学界的名人,其作品炙手可热,日销售量过万月销售量连居榜首,国学从此向普通民众敞开了大门,让国学从此不再是束之昔阁的经史曲藏。
易中天和于丹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
曾有这样解读:
把复杂的事情说得很简单,把深刻的道理讲得很通俗,这样就能直指人心。
易中天和于丹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将国学的精髓展现在人们面前。
使国学经典走向大众。
(三)传播媒体关注国学
一时间,电视台、广播、报纸充斥着关于国学教育的内容,探讨国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又是一档贴近大众的节目,《百家讲坛》再次向人们展示了国学的魅力,因而深受喜爱。
大众传媒借助其自身的优势,在国学的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国学书籍畅销走俏
现在最热门的书要数国学书籍,谈国学,讲国学、读国学在人群中悄然成风,有的书店开设了国学图书专柜,国学书籍同样跻身畅销书行列,孔子、庄子、孟子以及诸子百家再次走入大众的关注的视野,易中天和于丹的却火得不能再火。
(五)学界国学讨论热烈
学界同样兴起探讨国学的热潮,有人说易中天的《品三国》层次很低,于丹的《论语》心得过于肤浅,其实易中天和于丹所讲的是对国学理解,可以说是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更为贴近大众的视角,有的专家称之为“俗讲”。
文化就是很活泼的,你讲的是文化,我讲的同样是文化,只是我们搭建的平台不一样,但是殊途同归。
面临国学热,学界同样是几多欢喜几多愁,有人说国学热不能只热了外表而要有实质的内容。
有人认为国学不应该只是儒家的经典,还应包括诸子百家,更广泛的来讲应包括中华传统文化,有人认为国学热不能让商家借机炒作,发一笔国学财,有人认为国学中也有不适应时代发展。
要求的内容,甚至是糟粕,所以应该慎重对待。
所以说学界对国学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总体来说是乐观的。
(六)网络讨论国学盛行
网络是一个更加开放的讲坛,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各种思想在碰撞,激荡,新浪网高调推出了乾元博客圈,更为网上的讨论推波助澜。
网友的观点是五光十色的,也是一针见血的,往往指出国学教育中藏而未现的问题,网友的发难更是让人无可回答,在当今网络盛行的时候,博客和论坛同样可以承载国学教育的任务。
三、当前我国学教育普及的原因
国学教育普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文化的意识的,心理的,历史的,社会的,国学教育是人类步入21世纪首要的任务,只有依靠国学的力量,人类才能在21世纪获得生存和发展。
可以说国学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各种问题的钥匙。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并保持一个高速发展的势头,在由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过程,经过不懈努力,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几年,国家GDP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正在竭尽全力搞经济建设,达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的民族以及文化传统,越来越需要表明中华民族不同于其它的民族的独特价值,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从传统文化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根,可以把握到有价值,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可以为当代中国所用,可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当经济发展了物质文明发达了,人们就需要精神文明和文化层面的东西,传统文化由于自己沉淀的因素,此时就大放光彩,弘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才是高度文明的社会。
(二)意识形态原因
人的思想可以指导人的行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可以反作用于物质,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意识形态往往影响人们在这个社会中的行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碰撞的社会,随着向西方国家借鉴先进技术和文化,西学在思想文化领域一度火爆,西方文明的进入也带来了腐朽和糟粕的东西,比如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带来了一度的混乱。
人们需要重建信仰和价值,这时国学中积极的思想又重新焕发了光彩,国学中有许多的优秀的价值观念,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以及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在当代社会必将重塑现代社会的人格。
国学中蕴含着许多为人处事,经世致用的价值观念,在现代人意识形态混乱的情景中,国学可以作为价值观念的主旋律,成为意识形态的中流砥柱。
(三)传统文化继承原因
文化是有传承的,文明是有传递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传承,这个民族才是有历史性,才能形成文明的认同感。
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成份,有许多我们自己都忽略了,反而在国外很盛行,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就与儒家文化有巨大的关系,许多海外的学者研究国学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国学的根在中国,中国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潜力,中国现在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缺失,人们在西方价值观的大潮冲击下,往往迷失方向,传统文化需要重新形成人们的价值观。
一个民族科技落后就要亡国,丧失自己的历史就要亡种。
现在西方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必将重新绽放。
国学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文化中精华,历史的积淀,继承传统文化,重塑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让中国这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上。
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互为依托,继承传统文化就要研习国学,研习国学就是继承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内涵丰富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中关于为人处世,行世立人都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国学就是要弘扬这此经典。
(四)社会问题凸现原因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变得空虚,出现道德滑坡,诚信危机信仰缺失。
社会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我国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商务贿赂成风,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民间的欺诈现象盛行,人们已经缺失了基本的诚信,社会治安混乱,影响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明显,惟利是图。
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获得了物质文明,难道就得付出精神文明的代价吗?
如何才能让我们寻回精神家园的世界。
这时,人们发现了国学,不禁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祖先在二千多年前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留下大量的理论著作。
儒家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对人思想的塑造具有独特的方法,提供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国学的重心轻理,重义轻利,重人文轻制度,在二十一世纪必有极大的用武之地,国外的孔子学院大量涌现,全世界掀起孔子热,中国掀起国学热,现代的文明应该是兼容并包的,国学必须纳入现代文明的体系,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问题必将在国学的光芒下消散,必将成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良方益药。
五、国学教育对现代人意识的积极影响
国学教育包含人性的内容,可以熏陶人,感染人,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国学中有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博爱”崇尚“真善美”反“假恶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系列,体现人类终极关怀的人文理念,更高境界的执著追求。
(刘锋熊建刘署昌.《全球化浪潮与国学的创新》《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期刊网)思想可以改造一个人,精神文明的缺失需要从国学中寻找方法。
(一)消解现代社会的心理压力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无论来自工作、生活和家庭的压力,总让人感到窒息,所以现代人的心情很浮躁,有些坐卧不安,有些不知所措。
而国学中的理义往往能舒解人们的心中的烦躁,比如儒家的中庸就是一种不蕴不火,坦然处世,儒家的重义轻利可以调节人们心中的金钱本位,儒家的清心寡欲可以调节人的利欲熏心,国学中许多理义都注重修身养性,对于缓解现代社会的心理压力大有裨益。
孔子的学论说到明朝经展成为心学,可以见对人们心理调节的重要作用。
心病必须心药医,国学从人之根本之心入手,解决心理压力,而外在物质因素不能解决人心理的问题,当下人们流行的两个词就是“累”和“忙”国学重修身养性,好的性情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而当世流行的思想,只是“吃喝玩乐”的物质享受,人活着没有目标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生活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将压力释放出来。
(二)指导现代人生活的方向
置身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感觉会迷失方向,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导致了生活的迷芒。
国学中关于人的生活的指导会带领人们走出生活的误区。
国学中的“以和为贵”和“行事为公”明确提出行事为人的价值观念。
人活着要有方向而现代生活中金钱的诱惑,权力的争夺往往使人们失去自我,失去自我是相当可怕的,它会使你对生活失去信心,迷失自我也许是现代人的通病,人们需要立志和确立人生的目标,国学的儒家经典对为人处世颇有建树,比如,“天行健,君子自强而不息”,“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该按着什么方式生活。
方向就是旗帜,国学的博大精深,定能担负起指导生活,服务生活,体现代人生活的任务。
(三)净化心灵,现代人的“心灵鸡汤”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心灵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扭曲,心灵受到经济利益的熏染,人身体的疾病可以通过医药治疗,人心理的疾病只能通过心药来医,而国学重心的价值取向在这里恰好发挥作用。
国学倡导修身养性,善待人生,给自己留一个心灵的空间,也不浮躁,不近利,只是淡泊名利,就是对于金钱,也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于丹讲的《论语》心得,更是将国学重心的部分发挥得淋漓尽致,《论语》心得由一个个小故事来阐释《论语》,讲得通俗易懂,在国学大师的眼中,只是俗讲,因为于丹学过国际传媒学,因而他懂得语言艺术,这样才能抓住听众的心,如此通谷易懂的国学,使人们对国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于丹的书畅销的原因,如同人们奉上了一道“心灵鸡汤”。
国学中的“心静自然凉”,将人们的心性提升到很高的位置,心灵就是一个人的魂,一个人是否活得有意义,要看他灵魂是否深远表现为外在的气质,国学重人性,重以人为本,可以成为净化心灵的纯净剂,涤荡心灵的鸡汤。
(四)重新确立现代人的追求,理想、信念
人活着不能没有信仰,信仰缺失是人生的最大缺失,现代人容易出现莫名其妙的空虚感,倾向于虚无主义追求虚无,理想虚无,信念虚无,什么事情都无所谓,长此以往,人们在灯火酒绿火热的现代生活中找不到一丝温暖,这就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国学中的积极思想“有志者事竟成”,“有志不在年高”,“志存高远”以及“淡泊名利”,会重建人们的信仰和追求。
追求必须是高层次的理想必须远大,信念必须坚定,这些方面国学研究的很透彻,《论语》的精华讲的道理就是和追求理想信念有关。
追求理想和信念会充实人生,完善人生,发展人生,就是重新形成人的价值观,每天都拥抱生活,国学和复兴必然是崭新现代化生活的复兴,必然引领崭新的生活。
(五)确立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
我们要建设的是两个文明,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能以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文明的缺失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人们开始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最终把眼光放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国学上面。
我国正在建立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观念是公平公证,这正切合了国学中正义的价值理念,国学一整套完备的理念。
完全可以成为和谐社会的价值标准,这并不是说要全面复古,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有扬弃,国学中有社会的中行人的行为标准,比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知耻近乎勇”各种礼义廉耻的标准,完全可以为和谐社会服务,国家正是看到了精神文明的缺失,而提出“八荣八耻”,这正是基于“知耻近乎勇”的文明考虑,一个国家怕的不是物质文明的落后,怕的是人民不知礼仪廉耻。
中国曾经是礼仪之邦,而如今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的行为,逐渐为国际社会所不齿,作为,中国人我们也深感羞愧,国学中是二千多年中华文明积淀的精华,正在为国人所重视,其积极进步的价值,必然在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过程中成为中流砥柱。
结束语:
国学是一个大的概念,它不应只包儒家文化,它还包括中华民族所有优秀的文化传统。
因而,国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还包括所有进步的文化。
现代社会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应包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份,国学还应该包括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应该丢失,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会形成中华民族的认为同感,区分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
国学教育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必须使受教育者掌握国学教育的精华,国学教育也不可成为商家炒作的文化快餐。
总之,国学教育肯定对人有积极的影响,它必定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 国学 教育 普及 现代人 意识 积极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