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猪.docx
- 文档编号:10053610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8.48KB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猪.docx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猪.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猪
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八眉猪、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河套大耳猪)、内江猪、乌金猪(大河猪)、五指山猪、太湖猪(二花脸、梅山猪)、民猪、两广小花猪(陆川猪)、里岔黑猪、金华猪、荣昌猪、香猪(含白香猪)、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清平猪、滇南小耳猪、槐猪、蓝塘猪、藏猪、浦东白猪、撒坝猪、湘西黑猪、大蒲莲猪、巴马香猪、玉江猪(玉山黑猪)、河西猪、姜曲海猪、关岭猪、粤东黑猪、汉江黑猪、安庆六白猪、莆田黑猪、嵊县花猪、宁乡猪
1、八眉猪
产地(或分布):
又称注川猪或西猪。
中心产区为陕西径河流域、甘肃陇东和宁夏的固原地区。
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在邻近的新疆和内蒙古亦有分布。
八眉猪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肉质好、脂肪沉积能力强、耐粗放管理、遗传性稳定等特点,但八猪也存在着生长慢、后躯发育差、皮厚等缺点。
主要特性:
头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分大八眉、二八眉和小伙猪三类型,二八眉介于大八眉与小伙猪之间的中间型。
被毛黑色。
生长发育慢。
大八眉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04千克,母猪体重80千克;二八眉公猪体重约89千克,母猪体重约61千克;小伙猪公猪体重81千克,母猪体重56千克。
公猪10月龄体重40千克配种,母猪八月龄体重45千克配种。
产仔数头胎6.4头,三胎以上12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458克,瘦肉率为43.2%,肌肉呈大理石条纹,肉嫩,味香。
2、大花白猪(广东大花白猪)
产地(或分布):
产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以佛山地区的南海、顺德、中山、高鹤、番禺、增城以及肇庆等为中心产区。
现主要分布于广东省中部和北部地。
历史上系中原地区人民大规模南迁时将中原猪种带到南方,与当地猪杂交并经长期选育而成。
属华中型猪种,是被列入国家猪种资源保护的猪种。
具有早熟易肥,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性强,能适应炎热潮湿气候,繁殖力强,哺乳性能好,肉质鲜嫩鲜美等优良特性。
主要特性:
体型中等,耳稍大下垂,额部多有横行皱纹,背腰较宽,微凹,腹较大,背毛稀疏,毛色为黑白花,头部和臀部有大块黑斑,腹部、四肢为白色,背腰部及体侧有大小不等的黑块,在黑白色交界处形成晕。
成年公猪体重133千克,母猪为111千克。
母猪头胎产仔12头,三胎以上14头,仔猪存活率96.2%。
肥育期在较好饲养条件下日增重为519克,屠宰率为70.7%,眼肌面积18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3.2%。
3、黄淮海黑猪(马身猪、淮猪、莱芜猪、河套大耳猪)
产地(或分布):
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包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
主要特性:
包括淮河两岸的淮猪(江苏省的淮北猪、山猪、灶猪,安徽的定远猪、皖北猪,河南的淮南猪等)、河北的深州猪、山西的马身猪、山东的莱芜猪和内蒙古的河套大耳猪。
以下介绍以淮猪为例。
体型较大,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筒长直,背腰平直狭窄,臀部倾斜,四肢结实有力,被毛黑色,皮厚毛粗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
淮猪成年公猪体重140.6千克,母猪体重114.9千克,头胎产仔9~10头,经产仔13头,日增重为251克。
深州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50~200千克,母猪为100~150千克,头胎产仔10.1头,经产仔12.8头,高水平营养日增重为434克,屠宰率为72.8%。
马身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21~154千克,母猪为101~128千克,初产仔10.5~11.4头,经产仔13.6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50克,瘦肉率为40.9%。
莱芜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08.9千克,母猪为138.3千克,初产仔10.4头,经产仔13.4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59克,屠宰率为70.2%。
河套大耳猪:
成年公猪体重149.1千克,母猪为103千克,初产8~9头,经产仔10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25克,屠宰率为67.3%,瘦肉率为44.3%。
4、内江猪
产地(或分布):
四川省内江市和内江县
主要特性:
体型大,体质疏松,头大,嘴筒短,额面横纹深陷成沟,额皮中部隆起成块,称“盖碗”,耳中等大小、且下垂,体躯宽深,背腰微凹,腹大不拖地,臀宽稍后倾,四肢较粗壮,皮厚,成年种猪体侧及后腿皮肤有深皱褶,俗称“瓦沟”或“套裤”。
被毛全黑。
农牧场成年公猪体重169千克,母猪体重155千克,体脂沉积早。
成年母猪平均排卵11~18枚,头胎产仔9~10头,三胎以上10~11头,60天泌乳量186.8千克。
中等饲养条件下肥育期日增重为410克,90千克的肉猪屠宰率为67.5%,眼肌面积17.6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7%。
5、乌金猪(大河猪)
产地(或分布):
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接壤的乌蒙山和小大凉山地区。
主要特性:
体质粗壮结实,头长,嘴筒粗而直,额部多有旋毛,耳中等大小、下垂,体躯较窄,背腰平直,后躯较前驱略高,腿臀较发达,大腿下皮肤有皱褶,称“穿套裤”。
被毛多为黑色,有部分棕褐色。
成年公猪体重48千克,母猪体重69.5千克。
头胎产活仔5~6头,三胎以上8~9头。
以放牧为主,肥育期日增重为200克左右,屠宰率为71.8%,瘦肉率为46.3%,脂肪占34.4%,背最长肌含水份73.4%。
6、五指山猪
产地(或分布):
又称老鼠猪,主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是中国著名的小型猪种之一。
性情稍趋温驯,反应灵敏,善于奔跑。
主要特性:
体型小,体质细致紧凑。
头小而长,耳小直立,嘴尖,嘴筒微弯。
胸部较窄,背腰平直,腹部不下垂,臀部不发达,四肢细而长,被毛大部为黑色,腹部与四肢内侧为白色,鬃毛呈黑色或棕色。
成年母猪体重30~35千克。
性成熟早,小母猪断乳后一个月有发情征状,3~4月龄初配。
头胎产仔4头,经产仔6~8头。
小公猪1~1.5月龄有性行为,当地不留公猪,即小公猪性成熟配种后就宰杀。
7、太湖猪(二花脸、梅山猪)
产地(或分布):
主要分布长江下游江苏、浙江和上海交界的太湖流域。
太湖猪高产性能蜚声世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猪种中繁殖力最强,产仔数量最多的优良品种之一,尤以二花脸、梅山猪最高。
主要特性:
体型中等,各类群间有差异,梅山猪较大,骨骼较粗壮;米猪的骨骼较细致;二花脸猪、枫泾猪、横泾猪和嘉兴黑猪则介于二者之间。
头大额宽,额部皱褶多,耳特大,软而下垂,被毛黑或青灰。
成年公猪体重128~192千克,母猪体重102~172千克。
繁殖力高,头胎产仔12头,三胎以上16头,排卵数25~29枚。
60天泌乳量311.5千克。
日增重为430克以上,屠宰率为65%~70%,二花脸瘦肉率45.1%。
眼肌面积15.8平方厘米。
8、民猪
产地(或分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
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三种类型。
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
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
主要特性:
全身的毛为黑色。
体质强健,头中等大。
面直长,耳大下垂。
背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上。
四肢粗壮,后躯斜窄,猪鬃良好,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
8月龄,公猪体重79.5公斤,体长105厘米,母猪体重90.3公斤,体长112厘米。
3~4月龄即有发情表现。
母猪发情周期为18~24天,持续期3~7天。
在农村,公母猪6~8月龄,体重50~60公斤即开始配种,成年母猪受胎率一般为98%,妊娠期为114~115天,窝产仔数14.7头,活产仔13.19头,双月成活11~12头。
240日龄体重为98~101.2公斤,日增重495克,每增重1公斤消耗混合精料4.23公斤。
体重99.25公斤屠宰,屠宰率75.6%。
近年来经过选育和改进日粮结构后饲养的民猪,233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瘦肉率为48.5%,料肉比为4.18:
1。
9、两广小花猪(陆川猪)
产地(或分布):
两广小花猪由陆川猪、福绵猪、公馆猪、黄塘猪、塘缀猪、中垌猪、桂墟猪归并,统称两广小花猪。
分布于广东、广西省(区)相邻的浔江、西江流域的南部,中心产区有陆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吴川、郁南等地。
主要特性:
体短和腿矮为其特征,表现为头短、颈短、耳短、身短、脚短、尾短,故又称为六短猪,额较宽,有Y形或棱形皱纹,中有白斑三角星,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宽而凹下,腹大多拖地,体长与胸围几乎相等,被毛稀疏,毛色均为黑白花,黑白交界处有4~5厘米宽的晕带,乳头6~7对。
成年公猪体重为103.2~130.9千克,母猪为81~112千克,性成熟早,公猪2~3月龄就能配种,母猪4~5月龄初配,头胎产仔8头左右,三胎以上10~11头,种猪场经产母猪产仔数12~13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285~328克,屠宰率为67.6%,瘦肉率为37.2%。
10、里岔黑猪
产地(或分布):
是山东省优良地方猪种,以其产地和毛色而得名。
主要分布于山东省胶州、胶南、诸城三县市交界得胶河流域,里岔乡是其中心产区。
主要特性:
里岔黑猪毛色全黑,体型大,体质坚壮结实,结构匀称。
头中等大小,脸长,额宽,有浅而多的纵型皱纹。
嘴筒中等长短,耳大,耳根软,两耳下垂。
体长,背腰平直,腹不下垂,臀部欠丰满。
乳头7~8对,乳头形状正常,排列整齐,无瞎乳头。
四肢粗壮端正,关节结实,肌肉发育较好。
尾中等长短,约15~25cm。
肋骨15~16对,具有比一般猪多1~2枚胸腰椎骨数的独特性状。
具有杂食耐粗多胎高产的特点。
成年母猪体重为209.7千克。
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2头以上,最高达21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550.2克,屠宰率为73.03%,膘厚2.9~2.6厘米。
11、金华猪
产地(或分布):
原产于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县,分布于浙江省义乌、金华等地。
又称“金华两头乌”,是我国著名的优良猪种之一,金华猪具有成熟早,肉质好,繁殖率高等优良性能,腌制成的“金华火腿”质佳味香,外型美观,蜚声中外。
主要特性:
体型中等偏小,耳中等大。
下垂不超过嘴,颈粗短,背微凹,腹大微下垂,臀部倾斜,四肢细短,蹄坚实呈玉色,皮薄、毛疏、骨细。
毛色中间白两头乌。
按头型分大、中、小三型。
成年公猪体重约112千克,母猪体重约97千克。
公、母猪一般5月龄左右配种,成年母猪产仔数14头左右,产活仔数12~13头,60日龄断乳,重100~130公斤。
肥育期日增重约460克,屠宰率为71.7%,眼肌面积19平方厘米,腿臀比例30.9%,瘦肉率为43.4%。
有板油较多,皮下脂肪较少的特征,适于淹制火腿。
12、荣昌猪
产地(或分布):
产于重庆市荣昌县和四川省的隆昌,后扩大到永川、泸县、泸州、合江、纳溪、大足、铜梁、江津、璧山、宜宾及重庆等10余县、市。
主要特性:
体型较大,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面皱纹横行、有旋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坚实。
被毛除眼周外均为白色,也有少数在尾根及体躯出现黑斑或全白的,按毛色特征分为“金架眼”、“黑眼瞠”、“黑头”等。
成年公猪体重98千克,母猪体重86.8千克。
经选育的猪群头胎产仔8~9头。
经产母猪窝产仔11~12头。
不限量饲养日增重为623克,屠宰适期7~8月龄,体重80千克左右的肉猪屠宰率为69%,瘦肉率为42~46%。
13、香猪(含白香猪)
产地(或分布):
香猪以体小早熟,肉味鲜,闻名全国。
香猪又名“迷你猪”,其中以来自国家农业部门授予“中国香猪之乡”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从江香猪、剑白香猪,和靠近贵州黔东南地区广西的巴马香猪最为著名,另还有环江香猪、藏香猪等品种,都属矮小猪种。
香猪性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种母猪一般利用年限为八年,最长可达十四年。
主要特性:
体躯矮小,头较直。
耳小而薄、略向两侧平伸或稍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腹大丰圆触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短细,后肢多卧系。
被毛多全黑也有“六白”。
公猪生长较慢。
4月龄7.87千克,6月龄16.02千克,母猪4月龄11.08千克,6月龄26.29千克。
成年母猪体重41.1千克。
性成熟早,公猪170日龄配种,母猪120日龄初配,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5~6头。
肥育期日增重较好条件下为210克,香猪早熟易肥,宜于早期屠宰。
屠宰率为65.7%,膘厚3厘米,眼肌面积12.7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6.7%。
肉质鲜嫩宜做腊肉和烤乳猪。
14、华中两头乌猪(通城猪)
产地(或分布):
华中两头乌猪额部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和长江中游及江南的广大地区。
主要特性:
躯干和四肢为白色,头、颈、臀、尾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晕带,额部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额部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字头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四肢较坚实。
但常年圈养者多见卧系叉蹄。
毛色为“两头乌,中间白”,即头颈、和臀尾为黑色,躯干四肢为白色。
监利猪、东山猪背腰较平直,通城猪、赣西两头乌猪和沙子岭猪背腰稍凹,腹大,后驱欠丰满,四肢较结实,多卧系、叉蹄,乳头多为6~7对。
由于产区分布广,饲养条件不一,类群之间有一定差异,以赣西两头乌和通城猪较小,东山和监利猪较大。
6月龄体重,公猪36公斤,母猪38公斤。
6月龄前生长发育较快,2岁达到成年。
不同类群的成年母猪,体重为94~124公斤,体长工20~129厘米,胸围101~119厘米。
平均排卵19枚,头胎产仔7~8头,三胎以上11.3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413~428克,75千克屠宰率为71%,瘦肉率为41%~44%。
15、清平猪
产地(或分布):
又名育溪猪,产于当阳市清平河(清平河系漳河在当阳市一段的当地名称)沿岸,当阳市育溪镇为主要的集散地。
属江海型,脂肉兼用,具有妊娠期短、产仔多、早熟易肥、肉味鲜美等特点,作为杂交改良优良母本之一,远销华中、西南诸省市。
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地方品种资源,目前在清平市当阳已建立了清平猪原种猪繁育场,每年可向外界输出优良清平种母猪及二元杂母猪十万头。
主要特性:
体型中等,优质细致健壮,。
体型中等。
体质细致健壮。
额窄、较清秀,有细浅而清晰的纵向皱纹,耳中等大、下垂,嘴筒长直、个别略翘,背腰较平直,腹中等大,臀部平圆、间有斜尻。
大腿欠丰满,骨胳较细,后肢多卧系。
被毛全黑。
体型中等,结构匀称紧凑,姿势正直,体质细致健壮,额窄、较清秀,有细浅而清晰的纵向皱纹,耳中等大、下垂,嘴筒长直、个别略翘,背腰较平直,腹中等大,臀部平圆、间有斜尻,大腿欠丰满,骨骼较细,后肢多卧系,被毛黑色,鬃毛粗长、刚硬。
乳房发达,乳头数7对左右。
6~10月龄后备猪生长较快,成年公猪体重131千克,母猪体重103千克。
母猪怀孕期平均110天,头胎产9~10头,三胎以上12头。
日增重为500克,屠宰率为70%,眼肌面积17平方厘米,胴体瘦肉占41%,脂肪占42%。
16、滇南小耳猪
产地(或分布):
云南勐腊、瑞丽、盈江等地。
主要特性:
体躯短小,耳竖立向外横伸,背腰宽广,全身丰满,皮薄,毛稀,被毛以纯黑为主,其次为“六白”和黑白花,还有少量棕色的,乳头多为5对。
按体型分大、中、小三型:
大型猪体型较大,面平直,额宽,耳稍大,多向两侧平伸或直立,颈部短、厚,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
四肢较粗壮,毛色以全黑为主,间在额心、尾尖或四肢系部以下有白毛;小型猪体型短小,有“冬瓜身,骡子屁股,麂子蹄”之称,头小,额平无皱纹,耳小直立而灵活,耳宽大于耳长,嘴筒稍长,颈短肥厚,下有肉垂,背腰多平直,臀部丰圆,大腿肌肉丰满,四肢短细、直立,蹄小坚实;中型猪体型外貌介于大、小型猪之间。
成年大型公猪体重为64.2千克,母猪为76千克;小型公母猪体重分别为39.6千克和54.3千克。
性成熟较早,公猪3月龄,母猪4月龄可配种。
初产仔7.7头,产活仔7.3头,经产仔10头左右。
肥育期日增重为220克,屠宰率为74%,瘦肉率为31%。
17、槐猪
产地(或分布):
产于福建省的漳平、上杭、兰溪及平和县。
分布于福建省闽西山区的龙岩、三明、龙溪和晋江等地。
主要特性:
头短宽,额部有明显的横行皱纹,耳小竖立,稍向前倾或向侧稍倾垂,体躯短,胸宽而深,背宽而凹,腹大下垂,臀部丰满,多卧系,全身被毛黑色。
分大骨和细骨两个类型,大骨猪体型较大,骨稍粗,背较平,产仔数略高;细骨猪体型矮短,骨较细,脂肪沉积较早,出肉率较高。
成年公猪体重为62.3千克,母猪为65.2千克,性成熟较早,公猪6月龄配种,母猪4月龄发情,6~8月龄第一次初配,头胎产活仔5~6头,三胎以上产活仔9头以上。
屠宰率为66.2%,眼肌面积17.8平方厘米。
18、蓝塘猪
产地(或分布):
产于广东省。
主要特性:
头大小适中,嘴筒稍扁而翘,额部有三角形和菱形皱褶,耳小直立、薄而尖,体躯宽深短圆,背腰微凹,腹大,臀部较平,四肢较矮小。
毛色比较一致,从头至尾沿背线为宽阔黑带,并向左右延伸至体侧中部。
体侧下半部、腹部和四肢为白色,整个体躯毛色黑白各占一半,黑白分界比较平整,接近水平直线,分界处有黑皮白毛的灰白带,头大小适中,额有“∧”“∨”形皱纹,嘴筒稍扁而翘,耳小直立较薄而小辈,体躯宽深短圆,背腰微弯,腹大,臀部较平,四肢较短矮,乳头数多为5对。
成年公猪体重127千克,母猪为85.5千克。
初产仔8头,三胎以上产仔11—16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397克,屠宰率为65.5%,膘厚5.3厘米,眼肌面积19.5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4.6%,瘦肉率为35.2%。
19、藏猪
产地(或分布):
主产于青藏高原,包括云南迪庆藏猪、四川阿坝及甘孜藏猪、甘肃的合作猪以及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昌都等地的藏猪类群。
藏猪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猪种。
藏猪长期生活于无污染、纯天然的高寒山区,具有皮薄、胴体瘦肉率高、肌肉纤维特细、肉质细嫩、野味较浓、适口性极好等特点。
可生产酱、卤、烤、烧等多种制品,其中烤乳猪是极受消费者亲睐的高档产品。
主要特性:
体小,嘴筒长、直呈锥形,有1—3道箍。
头稍长,额较窄,额纹不明显或有纵行浅纹,耳小直立、或向前平伸,体躯较短,胸较狭,背腰平直或微弯,腹线较平,后躯较前驱高,臀部倾斜,四肢紧凑结实,蹄质坚实直立,鬃毛长而密,每头可产鬃93~250克,被毛黑色居多,部分初生仔猪有棕黄色纵行条纹。
终年放牧生长缓慢,成年母猪体重41千克,公猪体重36千克,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6~7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173克,48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6.6%,膘厚3厘米,眼肌面积16.8平方厘米,瘦肉率为52.5%。
20、浦东白猪
产地(或分布):
上海的南汇区及川沙等地。
主要特性:
耳大下垂,额长多皱,头粗大,分为三型即短头型、长头型、中间型,四肢粗而高,后肢多外弯或内曲,全身被毛白色,腹大略下垂。
成年公猪体重225千克,母猪体重160千克。
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5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14克,屠宰率为67%,背膘2.7厘米。
21、撒坝猪
产地(或分布):
主产于隶属昆明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以及滇中的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武定、楚雄、南华、禄丰、姚安、大姚、双柏等县,而又以禄劝县撒营盘镇(以前称撒坝)为中心而得名。
主要特性:
按体型大小、头式、外貌特征及性成熟的早晚分大、中、小三型,其中大型称为“八卦头”,头大、耳大、腹大不下垂,身长、尾粗长、面部微凹,四肢粗壮“穿套裤”,较晚熟;小型称为“狗头”或“油葫芦”猪,嘴筒细,尾细、耳小、身短、四肢细短、被毛稀疏;中型称为“羊头”或“二虎头”,介于大、小两型之间。
被毛黑色居多,有22.7%的火毛猪,“六白”或“六白”不全占11.4%。
母猪平均产仔7~8头,肥育期日增重为423克。
22、湘西黑猪
产地(或分布):
湖南省沅江中下游两岸。
其主要繁殖中心为泸溪县的浦市镇、浦阳和长坪,沅陵县的大合坪、七甲溪、火场以及桃源县的车湖垸、茅草街、枫树、陬市和三叉港等地。
主要特性:
体质较结实;头中等大小,有长头型和短头型之分,额部有深浅不一的“介”字形或“八”字形皱纹,耳下垂。
中躯稍长,背腰较宽平,腹大不拖地,臀略倾斜。
四肢粗壮,卧系少。
被毛黑色,偶在躯体末端出现白斑。
乳头数7对左右。
成年公猪体重113.3千克,母猪为85.3千克。
性成熟较早,公猪4~6月龄配种,母猪3~4月龄开始发情,初产仔6~7头,经产仔11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280~300克,屠宰率为73.2%,眼肌面积21.5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4.2%,瘦肉率为41.6%。
23、大蒲莲猪
产地:
又名“五花头”、“大褶皮”、“莲花头”,主要分布于济宁市西 部,菏泽地区东部的南旺湖边沿地区。
是山东体型较大的华北型黑猪,具有抗病耐粗、多胎高产、哺育力强、肉质好等优良特性。
主要特征:
体型较大,外观粗糙,结构松弛,头长额窄,有“川”字形纵纹,呈莲花形,嘴粗细中等、长短适中微上翘,耳大下垂与嘴等长,胸部较窄,欠丰满,单脊背,背腰窄长,微凹,腹大下垂,斜尻,后躯高于前躯,四肢粗壮,卧系,尾粗细中等,长而下垂过飞节,全身被毛黑色。
成年母猪体重为130千克。
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0~14头,产仔15~19头的为数不少,最高达33头。
母性强,泌乳力高,护仔性好,哺乳期内仔猪极少死亡,哺育率达98%以上。
大蒲莲猪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宝贵特性,被毛黑色,长鬃。
乳头8-9对,排列整齐。
成年母猪体重130kq,体高67-75cm,体长124-133cm。
24、巴马香猪
产地(或分布):
来源于土猪,源产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
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
主要特性:
其特点是“小、矮、短、圆、肥”,头轻小,嘴细长,多数猪的额平而无皱纹,耳小而薄,颈粗短,背腰稍凹,胸宽圆,腹下垂,多触地,前肢直,后肢卧系,管围细。
毛色头至颈部前1/2或1/3处及臀部为黑色,脸正中有白斑或白线伸至鼻端。
尾长过飞节,尾端毛呈鱼尾状。
成年母猪体重为50~60千克,胸围96厘米。
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为10.4头,育成率93%,妊娠期平均111.7天。
活重35千克的猪屠宰率为66.9%,眼肌面积为10.8平方厘米。
25、玉江猪(玉山黑猪)
产地(或分布):
主要产于江西省玉山县的古城、岩瑞、下镇、四股桥、六都、群力和浙江省江山县的大桥、坛石、关村等地。
主要特性:
体型稍小,体质较疏松,耳中等大、下垂,嘴筒短宽、微翘,颈短而丰满,背腰较宽、稍下凹,腹大小适中,臀稍丰满、略倾斜,四肢较短,坚实,皮松、毛短,被毛全黑,乳头数6对左右。
成年公猪体重84.2千克,母猪体重75.6千克。
头胎产活仔数7~8头,三胎以上产仔11~12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290~362克,屠宰率为70%~75%,膘厚4.5~5.5厘米,瘦肉率为37.2%。
26、河西猪
产地(或分布):
以产在甘肃河西而得名。
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三个地区和20个县市的农业区与浅山区。
主要特性:
有大型、小型之分。
大型猪60年代已绝种。
小型猪以体型小、结构紧凑、皮薄、骨细、外形清秀为特点。
颈长而单薄,耆甲明显突起,背窄胸浅,背凹,肋骨弓圆,腹大下垂,臀部倾斜,后肢较前肢高,体型略呈前小后大的梯形。
皮薄而有弹性,全身无皱褶。
毛色沿祁连山地的猪多为黑色,川地灌区多饲养黑白花猪,亦有棕色猪,各种毛色多具有不完整的六白。
除六白特征外,额部着生一丛白毛,称“玉顶”。
唇端多为粉白色,称“粉嘴”。
颈部和背部粗毛间有卷曲绒毛,夏秋脱落,初冬复生。
头轻,嘴直呈楔形,额部仅有两条不清晰的纵形皱纹,鼻梁横纹不明显,耳小下垂,两耳距宽,耳根硬,耳短于嘴5~6厘米,长者与嘴端齐。
背腰凹陷,腹大小垂,腹部皮肤紧凑,乳头6对,亦有7~8对者。
乳头细长,排列整齐,较纤弱。
前肢端正,后肢软弱呈刀状,多卧系,是一个血统来源复杂的小型地方品种。
成年公猪最大体重104公斤,成年母猪平均体重82公斤。
性成熟早,公猪3~4月龄开始配种,母猪4~5月龄开始配种,母猪可利用10年以上,一般正常繁殖年龄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级 畜禽 遗传 资源 保护 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