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综合布线方案.docx
- 文档编号:10050378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23MB
机房综合布线方案.docx
《机房综合布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综合布线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房综合布线方案
第1章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
现代的建筑物,其楼内信息传输通道系统(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多种厂商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
因此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支持各种系统应用如通信网络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本身又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在传统布线方法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其线缆的传输能力百倍于旧的传输线缆,接口模式已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并把旧的各种标准兼容在内。
因此用户无需担心目前和日后的系统应用和升级能力。
它采取了模块化结构,配置灵活,设备搬迁、扩容都非常方便,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建筑物布线的死板、混乱、复杂的状况。
在电话、数据、图像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智能子系统中,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作为传输的基础媒介,通过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子系统完成对各个应用系统的连接和组网,进行系统的调整和分配。
对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的理解:
实际上就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在数据中心这样一个应用环境进行一个有效的系统集成。
1.1建设目标
与10年前不同,这些年音频、视频、邮件等非结构化数据大量涌现,要求新的数据中心有着特别大的吞吐量和高带宽。
这样,一方面要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将来的可管理性、安全性、灵活性、经济性。
(1)可管理性:
综合布线未来的高可管理性和易维护性非常重要,各网络能采用模块化、标签化管理,跳线、模块种类能满足需求,以方便管理、维护。
(2)安全性:
设想采用集成的和机柜融合的接地解决方案,以避免雷击事故。
(3)灵活性:
为方便管理、维护,整体设计上拟采用结构化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4)经济性:
结合铜缆和光纤,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今天的需求并支持今后的高带宽应用。
1.2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针对数据中心机房的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主机房、UPS配电间、操作控制室等。
1.3参照标准
ØGB/T8401-1987光纤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测试方法
Ø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ØECSC72:
95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ØISO/IEC11801:
1995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综合布线
ØANSI/TIA/EIA-586-A:
1995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
ØANSI/TIA/EIA-586-A-1:
19974对100Ω布线传输延迟及延迟偏离技术要求
ØANSI/TIA/EIA-586-A-2:
1998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补充文件
ØANSI/TIA/EIA-586-A-3:
1998捆绑和混合线缆的技术要求
1.4设计理念
在整个数据中心的设施里,综合布线系统的生命周期最长,一般在10年以上,甚至等同于整个建筑的生命。
要承受未来10年之后的网络流量与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管理,这就基于正确的设计理念来完成。
(1)要采用基于标准的开放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首先要依据标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选择好的品牌,根据品牌知名度、大项目成功案例等方面的参考,本次设计我公司选择在数据中心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罗斯伯格Rosenberger布线系统,充分实现增加或改动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传统的局域网SAN化的局域网
(2)充分考虑冗余性:
综合考虑将来所需求的高性能和高带宽,充分预留扩展空间;考虑线路的冗余,采用模块化、可扩展的方式,使布线系统美观、合理、实用。
(3)采用更高速率的技术:
数据中心发展趋势是数据越来越集中,要求数据处理的速度更快,以前是百兆,现在是千兆、甚至万兆。
展望将来的发展,要考虑到10G技术。
要确保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无需更换或升级布线系统。
(4)要考虑支持新型存储设备:
现在已从以服务器为中心发展到以存储为中心,要考虑对存储设备的有效支持。
(5)避免外来串扰对数据中心布线的影响:
既要注意美观的布线,同时又要防止背后隐藏的外来串扰的威胁。
线缆敷设时,避免过紧捆扎、超量的通道填充容量和避免过于弯曲。
采用带十字支撑的6类阻燃双绞线的布线系统、主干光纤系统以及完善的接地系统等。
(6)尽量节约空间,实现数据中心高密度布线管理:
规划设计时尽量做到以最小的空间实现最大的应用,通过高密度配线架等设备的使用以节约空间。
(7)充分体现环保节能:
采用良好的设计和施工延长布线系统生命周期。
通过产品设计降低原料的消耗。
1.5机房布线特点
(1)单位面积信息点数量大。
(2)扩展性强。
(3)以数据传输为主。
(4)光纤信息点数量多。
(5)以水平子系统模式为主。
(6)线路敷设方式特殊,能适应机房的应用特点和设备特点。
(7)能综合规划一些设备间的非常规布线。
1.6系统选型
目前在国内云集了世界上大多数品牌的综合布线产品厂家。
在广阔的智能化布线行业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近几年,经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性能价格比等多方位的竞争,一些知名品牌在国内确立了领先的地位,如:
康普、西蒙、罗森伯格、北电丽特等公司。
针对本项目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要求和用户应用分析,我公司经过综合的比较,为用户推荐罗森伯格推出的HDCS综合布线产品。
(1)配线架的选择:
拟选择模块化的配线架以灵活配置端接数量,既减少端口浪费又便于日后的维护变更。
拟使用高密度配线架,提高机柜的使用密度,以节省空间。
(2)跳线的选择:
用颜色来区分不同网络的跳线;跳线性能指标应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以提高高密度环境的插拔准确性和安全性。
(3)线缆的选择:
选择标准要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尽量减少占用空间,具有更好的传输容量,具有安全阻燃性,提供多种颜色区分;拟选择的传输介质:
6类双绞线、多模光缆。
(4)机柜的选择:
选择开放式的机架来安装配线设备;选择封闭式的机柜,来安装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统一采用标准的19″的机架和机柜。
预留足够的布线空间、线缆管理器、电源插座和电源线以确保充足的气流。
1.7布线系统构成
数据中心内所需的带宽量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包括应用类型、数据中心内服务器的数目、服务器类型和所采用的存储技术。
因为数据中心内存储大量数据且这些数据需要在服务器之间快速移动,数据中心内的网络带宽需求在不断增长。
业务应用程序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必须保存在极为可靠的、可始终访问的安全存储系统内,存储区域网络通过遵守整合策略满足这些要求。
SAN结构成为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数据要求的灵活、可扩展的结构。
SAN的连接性由光纤布线系统支持,因此,布线基础架构应向安装有需要访问SAN的应用程序的所有设备区域(无论是现在或是将来需要)提供光纤端口。
一策略是向各服务器机柜敷设“X”个光纤对。
根据预计需求的不同,“X”可为12、24或48。
该“需求”取决于服务器的机身、电/热负荷和SAN访问的预计需求。
同样的,光纤对还必须从SAN交换机敷设至存储设备自身。
在最初构建中,配线可敷设至各机柜并在现场端接。
结构化方法的使用意味着需要建立一个主分配空间(MDA)、一或多个水平分配区域(HDA)和用于更好的走线及纤缆管理的2柱机架(two-postrack)。
选择用来构建MDA和HAD的组件应是高质量产品,可以处理预计的未来工作负载,因为将有大量纤缆安装在这里。
布线结构中包含水平和垂直纤缆走线架。
MDA中将安装主要的交叉纤缆和核心网络设备;而HAD中将安装多个交叉连接,以便将纤缆分配到设备分配区域(EDA)。
布线过程中将使用接插线,以便通过指定EDA中的接插板连接服务器及存储器等设备。
数据中心内水平和主干布线都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水平线缆连接到HAD和MDA,考虑到系统冗余,位于同一ZDA或EDA的不同端口,分别敷设水平线缆到HDA;机房内采用“弱电上走线,强电下走线”的布线方式。
具体布线设计说明如下:
(1)就业和社会保障省级灾备中心一标段机房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分为核心配线区和设备配线区。
综合布线系统按30台机柜进行设计,并对操作监控室进行布点设计。
(2)服务器机柜及网络机柜共30台,其中15台服务器机柜各布置8根六类非屏蔽铜缆+1根8芯多模光纤至核心配线区,15台网络机柜各布置12根六类非屏蔽铜缆+1根8芯多模光纤。
室内光缆采用LC尾纤熔接的方式进行现场熔接,布线构成充分考虑冗余备份,保证系统在大多的故障情况下,可以及时更换传输运行路径,保证系统运行正常。
多模光缆采用独特的增强型50μm纤芯,以解决高速数据传输时不会导致数码重叠和误码。
Cat6非屏蔽双绞线支持千兆以太网1000Base-T、100BASE-Tx等网络应用的性能要求。
(3)9层至机房布置1根8芯的多模光缆。
(4)监控室设置4个双口信息插座;所有信息插座全部采用标准的RJ45六类信息插口。
所有插座均能可靠地提供250MHz的传输带宽,支持ATM155~622Mb/s和1000BASE-T的信息传输。
并且数据插口和话音插口可以互换。
(5)铜缆跳线采用六类2米软跳线,光缆跳线采用2米LC-LC双工多模50u,1.8mm光纤跳线。
1.8布线标示系统
为方便布线系统的实施以及今后的管理和维护,对布线系统的信息点、管理区、线缆等应进行编号及色标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每一条电缆、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均应给定唯一的标志。
标志可包括名称、编号、颜色及其它标志。
电缆两端均应标明相同的编号。
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等硬件均应设置不易脱落和磨损的标志。
对所有的机柜/配线架/地面信息端口予以标识,标签的标准为TIA/EIA606。
所有使用的标签应为专用机器打印。
标签应打印在永久的粘贴性的标签上,并用永久性防水薄膜覆盖。
所有电缆应单独标签,终端的配线架放置所有的标签,所有配线架都用标签以标识,所有插座端口须用安全的固定的标签加以标识。
所有的配线及跳线标识应单独编号。
1.9主要产品介绍
1)面板
规格(安装6类模块):
86型平面面板,带防尘盖、电话电脑标记,带有透明标识系统,要求透明标识盖为翻转结构,以方便更换标识条,面板要求与标准RJ45模块插座配套;
材料:
所有塑料材料应采用ABS材质耐腐塑料,配有标签,UL94V-0防火等级;
颜色:
乳白色;
2)六类非屏蔽信息模块
直流电阻:
0.3Ω
标准:
ANSI/TIA568C.2及ISO/IEC11801:
2002Ed2.0或国际通用标准
电流:
1.5A
绝缘阻抗:
不低于500MΩ;
拔插寿命:
≥1500次;
端接寿命:
≥200次
接点阻抗:
≤20mΩ;
端子镀金厚度:
≥50u˝
端接(压接):
采用翻盖式免工具安装方式,不采用厂家提供专用压接工具的免工具模块产品,为防腐蚀,要求模安装完网线后,线头不外露。
信息模块为拆装灵活的8PIN模块式插座,其输入、输出线的线规都符合EIA/TIA568标准,可以插入通用的RJ45接头,当插入电话6PIN插头时,要求模块内的端子不下陷。
信息模块应具有任选安装方式,同时要求模块即可安装在模块式配线架上又可以安装于工作区域的面板内。
六类信息插座应能够满足高速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的传输,传输参数可测试到250MHz。
模块要求经过信息产业部,美国ETL、UL的测试认证。
3)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类型:
CM等级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芯线规格:
23AWG实芯裸铜导体,内部须采用十字芯分隔结构以减少线对信号干扰和增加物理机械抗拉性。
要求电缆采用两次退扭工艺。
芯线对数:
4对,每芯带有色条区别
护套:
印有电缆编码护套,有撕裂绳,CM级别
标准:
ANSI/TIA568C.2,并具有信息产业部、ETL及UL认证
带宽:
≥250MHz
阻抗:
100+15Ω
4)24口6类模块式非屏蔽配线架(1HU)
规格:
24口RJ45模块式配线架,后面带背面理线盘,单独配置六类非屏蔽模块。
标准:
ISO/IEC11801:
2002Ed2.0,ANSI/TIA568C.2
结构:
要求模块式配线架每个端口具有弹簧自复位推拉式防尘盖。
标识:
配线架带有透明可翻盖式标识系统,带有4色彩色标签,以用于网络颜色管理。
认证:
获得信息产业部、美国ETL的测试认证
4)光纤配线架
规格:
4芯,6芯,12芯,24芯,36芯,48芯,72芯,144芯,288芯LC或SC光纤接入能力,有足够空间保证光纤的盘绕、固定和接续,带有管理器及固定附件。
标准:
ISO/IEC11801:
2002Ed2.0
设计:
19英寸机架式安装。
要求能提供抽拉式或简易式结构的光纤箱,使得安装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
结构:
为了灵活地适应未来的应用,要能提供各种形式的光纤耦合器(LC、SC、MTRJ、LC等)。
随箱提供具有保证光纤弯曲半径的附件及熔纤盘,要求熔纤盘设计采用翻盖式结构,以便于维护;
同时能提供模块化的能灵活组合的预安装耦合器光纤配线架前面板与固定光纤箱。
要求光配线架既可熔接普通光缆,也可以安装预连接光缆,要求背部光缆入线孔呈45度角以保护光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房 综合布线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