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实验25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探究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docx
- 文档编号:1003868
- 上传时间:2022-10-1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4.53KB
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实验25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探究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docx
《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实验25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探究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实验25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探究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实验25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探究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二单元实验2-5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探究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答案:
A
解析:
解答:
A项中,浓硫酸和其他液体混合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密度比它小的溶液中,故应先向a中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B项中,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乙醇蒸气和乙酸会溶于溶液中,易发生倒吸现象。
C项中,采取加热的方法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同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反应体系达到分离的目的。
D项中,乙酸和乙醇会溶于Na2CO3溶液中。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室中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操作,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制取乙酸乙酯的试剂和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2.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
答案:
C
解析:
解答:
挥发出的乙酸与Na2C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O2气泡。
分析:
本题考查乙酸乙酯制取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
3.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用的试剂是乙酸、乙醇和稀硫酸
B.用小火加热,防止大量蒸出反应物
C.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防止倒吸
D.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中和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答案:
A
解析:
解答:
制备乙酸乙酯所用的试剂为无水乙醇、乙酸、浓硫酸,而不是稀硫酸。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试剂和操作,熟练掌握乙酸乙酯的只去远离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物质中各含有少量的杂质,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并借助于分液漏斗除去杂质的是( )
A.苯中含有少量甲苯
B.乙醇中含有少量乙酸
C.溴苯中含有少量苯
D.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的乙酸
答案:
D
解析:
解答:
苯、甲苯均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因此,不选A;乙醇和乙酸均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因此,不选B;溴苯和苯均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因此,不选C;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小,而乙酸和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分液是有机物分离和提纯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方法,以及试剂和仪器的选用,熟练掌握分液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5.实验室制乙酸乙酯1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0.5mL,这时石蕊试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
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无色
B.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
C.石蕊层有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答案:
B
解析:
解答:
乙酸乙酯与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小,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乙酸乙酯在上层,石蕊试液在下层,由于不振荡,所以石蕊与饱和Na2CO3溶液仅接触未混匀,由于Na2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接触面上的颜色为蓝色。
而上层的乙酸乙酯中含乙酸杂质,使接触面上的石蕊试液显红色。
而石蕊试液中间没有反应,仍显紫色。
分析:
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性质,熟练掌握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的性质和乙酸乙酯的密度等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都是主族元素,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B.常温下,1mol氯气和足量稀NaOH溶液完全反应转移1mol电子
C.在加热条件下,用乙醇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D.硫酸铜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Cu2++2H2O=Cu(OH)2↓+2H+
答案:
B
解析:
解答:
A、不正确,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反应中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比如氯气和水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正确,在反应Cl2+2OH-=Cl-+ClO-+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molCl2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mol;C、不正确,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和乙酸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但是和乙酸乙酯是互不相溶的,分液即可实现分离;D、不正确,硫酸铜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Cu2+水解,Cu2++2H2O
Cu(OH)2+2H+;选B。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混合物的除杂、盐类的水解等,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7.使用哪组试剂可鉴别在不同试剂瓶内的1—己烯、甲苯和丙醛()
A.KMnO4酸性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
B.银氨溶液和溴的CCl4溶液。
C.FeCl3溶液和银氨溶液。
D.银氨溶液和KMnO4酸性溶液。
答案:
B
解析:
解答:
A选项中KMnO4的酸性溶液与题中三种物质均反应而褪色,溴的CCl4溶液仅可鉴别出不褪色的甲苯。
故不是选项。
B选项中的银氨溶液可以鉴别发生银镜反应的丙醛,而溴的CCl4溶液又可以鉴别出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的1—己烯,不反应为甲苯,可以选用。
C选项中只有银氨溶液可以鉴别出丙醛,故不是选项。
D选项中银氨溶液可以鉴别出丙醛,而KMnO4酸性溶液均和另外两种物质反应而褪色故无法鉴别。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鉴别,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实验原理、方法、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NaOHB.除去Cl2中少量HClC.制取氨气D.稀释浓H2SO4
答案:
C
解析:
解答:
A、称量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不能直接否则纸上称量,应该放在烧杯中快速称量,故A错误;B、洗气瓶中的导管应该长进短出,否则无法达到洗气目的,故B错误;C、图示装置、试剂、收集方法满足制取氨气要求,能够用于制取氨气,故C正确;D、量筒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的仪器,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进行,故D错误,故答案选C。
分析:
本题考查托盘天平的使用、气体混合物的除杂、氨气的制取、浓硫酸的稀释等,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常用实验室仪器中,一般不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解答:
一般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操作是过滤、蒸馏、萃取或分液,常用的仪器分别是漏斗、蒸馏烧瓶、分液漏斗。
根据装置特点可知,A~D分别是蒸馏烧瓶、分液漏斗、容量瓶和漏斗。
容量瓶常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不用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分析:
本题考查蒸馏烧瓶、分液漏斗、容量瓶和漏斗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
10.在实验室里,可用同一套仪器制取的气体是()
A、NH3和Cl2B、NH3和O2C、CO2和O2D、Cl2和CO2。
答案:
B
解析:
解答:
制O2 :
(1)2KClO3
2KCl+3O2↑;
(2)2KMnO4
K2MnO4+MnO2+O2↑;(3)2H2O2
2H2O+O2↑;
制NH3:
(1)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NH3·H2O
NH3↑+H2O。
制Cl2:
(1)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3)MnO2+2NaCl(固)+2H2SO4(浓)
2Na2SO4+MnSO4+Cl2↑+2H2O;
制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制NH3和O2装置均可:
固+固
气体,装置装置相同。
分析:
本题考查氧气、氨气和氯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装置,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1.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稀硫酸时的操作
B.图Ⅱ表示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的操作
C.用图Ⅲ所示装置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D.用图Ⅳ所示装置收集一氧化氮气体
答案:
C
解析:
解答:
A、浓硫酸稀释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A错误;B、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到容量瓶中,B错误;C、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大,可用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C正确;D、NO极易被氧化生成NO2,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应该用排水法收集,D错误,答案选C。
分析:
本题考查浓硫酸稀释、容量瓶的使用、气体的收集和除杂等,熟练掌握化学是研究基本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除去溴苯中混有的Br2,可用NaOH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答案:
C
解析:
解答:
A不正确,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生成CO2,应该用溴水;石油分馏得不到甲烷、乙烯和苯,B不正确;苯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但溴可以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C正确;氢氧化钠能使乙酸乙酯水解,D不正确,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答案选C。
分析:
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分离。
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13.已知乙二醇和丙三醇混合溶液(乙二醇和丙三醇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二醇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请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分离以上混合液,选用装置正确的是()
答案:
C
解析:
解答:
因为乙二醇和丙三醇沸点不同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选择C选项。
分析: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的选择,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组成混合物的各组分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答案:
A
解析:
解答:
A、根据图片知,电源的正极是a,负极是b,所以电解池的阳极是c,阴极是d,A错误.
B、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和氧气不反应,可以采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H2、NH3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导气管“短进长出”,CO2、Cl2、HCl、N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即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第二 单元 物质 获取 实验 25 乙酸乙酯 制备 反应 条件 探究 练习 新人 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