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神童的秘诀》WORD版教案.docx
- 文档编号:10036031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106
- 大小:95.49KB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神童的秘诀》WORD版教案.docx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神童的秘诀》WORD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神童的秘诀》WORD版教案.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神童的秘诀》WORD版教案
19“神童”的秘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理解“惊奇、赞叹”等词语的意思。
能在语言环境中区别“总算”与“总是”两个词语的不同用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学习
1、出示词语“秘诀”。
通过读课后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2、师:
特别聪明的孩子,人们称他们为“神童”,人人都想成为神童,其实成为神童也有秘诀。
3、出示课题:
19、神童的秘诀
4、根据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圈划:
谁是神童?
他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2、交流,指导朗读。
3、理解词语:
称赞、勤奋。
三、研读课文,探讨疑问
1、简介文中主人公陈毅。
陈毅是一位革命家,是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是上海市第一任市长。
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善于写诗。
小时候,由于他“聪明+勤奋”,因此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学习生字:
毅茅(媒体出示)
(2)理解:
“名列前茅”的意思。
2、读通课文,在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不同的记号,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
(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生字和不太明白的地方。
)
3、学习生字:
抄旺劝阻符
(1)比一比组词:
旺()劝()阻()符()
狂()幼()组()府()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解释。
妈妈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去。
抄:
①誊写。
②从侧面的小路过去。
③抓,取。
④搜查或没收。
4、针对课文提问解疑。
重点指导:
(1)内容梳理填空:
毛老师来到陈毅家,看见陈毅,发现在他的书上,原来陈毅。
(2)指导重点句子理解:
陈毅回答说:
“打圈圈的,是懂得的。
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
打黑点的是生字。
”
①请你演示陈毅所说的符号。
②这个方法好在哪里?
③你刚才预习的时候用了哪些符号,这些符号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帮助?
④陈毅学习的秘诀是。
5、指导朗读。
6、引读第6节。
毛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道……
(1)理解词语“总算、总是”。
(2)读句子,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选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出示:
陈毅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老师说,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
四、小结复习,个人感悟
1、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学问学问,多学多问”这句话的意思?
2、联系实际,交流“勤奋学习”的好方法。
出示:
你在学习上有什么好方法?
把你的好方法,或者你搜集到的好方法和同学交流,行吗?
(预习、复习、边读边思……)
五、拓展作业
1、熟记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钱泳
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爱因斯坦
教学反思:
让学生对课题的质疑,引发其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
同时在教学伊始让学生对本文的主人公——陈毅,有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学完课文之后,能懂得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继续指导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
课文的学习则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联系实际等方法来把握文章要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将好方法学以致用
20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查字典理解“过硬、硬是”中“硬”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学习
1、师: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瑰宝,作为中国的国粹扬名海内外。
(请同学们观看录像)
2、师:
舞台上这位唱功了得的表演艺术家就是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梅兰芳是如何获得成功,成为京剧表演大师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3、出示课题:
20、梅兰芳练功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出示要求,预习课文。
自学提示:
(1)自学生字新词。
(2)动脑又动手:
给下面的字加部首成为另一个字,再组词。
看谁找得多,组得对。
例:
每——海(海水)悔(后悔)梅(梅花)莓(草莓)
尧——
采——
(3)读通课文,在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
砖头跷功红肿长进拜师
顽强毅力扎实功底蜚声
(朗读中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媒体分析“蜚”的字形)
(2)加部首组词:
尧——浇(浇水)绕(围绕)饶(富饶)跷(跷功)
采——彩(彩色)菜(白菜)踩(踩高跷)睬(理睬)
(3)接龙读课文,检查字词读音。
(4)质疑解疑。
三、研读课文,探讨疑问
1、梅兰芳曾经先后向两位先生学艺,他们分别是怎样评价梅兰芳的,你对此有什么疑问?
(1)两位先生对梅兰芳的评价:
媒体出示:
8岁那年,第一位先生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说: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
云和堂的吴先生连连称赞梅兰芳跷功的进步,吴先生看见他在冰场上苦练后,劝他休息几天,听了他的话后先生更是不住地点头。
(2)学生质疑。
2、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4—8小节。
(1)指名朗读4—8小节。
(2)用“——”画出梅兰芳是怎样练跷功的,用“”画出他是怎么说的。
(3)出示句子,重点指导。
写梅兰芳练跷功的句子: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
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理解“硬”的意思:
第一个“硬”:
强、好;第二个“硬”:
勉强)
写梅兰芳练说的句子:
梅兰芳说:
“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
用上下列词语说说梅兰芳是怎样练跷功的?
媒体出示:
坚持跷功摔跤长进称赞
仿照例句,把下面的句子续写完整。
出示媒体
例: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3、出示第8节,复习巩固理解句义的方法。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1)引读这句长句。
出示句子:
正是凭着,梅兰芳,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因为梅兰芳,所以成为一名。
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是因为。
(2)读注释理解:
蜚声
(3)读了这句话,再联系4—7节,你明白了什么?
四、小结复习,个人感悟
1、复习词语:
坚持跷功摔跤长进称赞
顽强毅力扎实功底蜚声
2、完成下列填空。
(可以选用以上词语)
梅兰芳每次,他都。
梅兰芳为了,都。
因为梅兰芳,所以。
五、拓展作业
1、出示媒体:
让我们来领略一代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精彩剧照吧。
(共计六张照片)
2、积累词语。
表示名气大的词语:
蜚声
表示勤奋刻苦的词语持之以恒
*3、收集通过刻苦学习而获得成功的人物故事,选一个在小组里交流。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梅兰芳的生平作了简单了解,这一环节让学生每人用一句话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梅兰芳的某一方面情况,三言两语综合起来,就使他们对梅兰芳其人其事有较全面的了解。
既检查的预习效果,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字“跷、蜚”组织教学,根据生字音、形、义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其余生字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识字的乐趣。
本课的阅读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来读懂课文。
21、我不替你刷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查字典理解“怔住、悻悻”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演课文的片断。
3、懂得“做人要有骨气在敌人面前不能卑躬屈膝”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做人要有骨气,在敌人面前不能卑躬屈膝”的道理。
教学难点:
找一找课文中的动词,试一试演演课文的片断。
教学过程
一、巩固、导入
1、前几课我们学习了两位名人的故事,谁能说说他们的故事使你懂得了那些道理?
2、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也很了不起的人,板书“杰弗逊”并简介。
学生字"弗"。
3、故事讲的是在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示题。
4、齐读课题
5、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
请听故事。
范读。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字。
1、你听到了什么?
2、请你们自己读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想办法解决。
3、检查:
你什么地方作了记号,又怎样解决的?
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吗?
考一考:
读字:
弗、剑、镇、悻;读词语。
练习:
加部首组字“弗”
理解:
:
悻悻、镇住、
交流提出的不理解的词:
傲慢、附近、不紧不慢、勇敢、
三、学习课文
1、学了词语,你们对课文的理解也会加深。
小组长带组员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加字,不漏字。
思考:
杰弗逊怎么会说“我不替你刷鞋”这句话的?
2、读课文检查、讲评。
3、回答问题。
找找杰弗逊是怎样做的?
军官又是怎样做的?
小组分角色朗读3、4小节。
4、交流。
分角色读。
评讲。
5、谁能来演一演?
先小组排练,再推荐表演。
6、展评。
7、说说,你对杰弗逊这个人的认识?
8、总结:
杰弗逊他又做人的骨气,在敌人面前不卑躬屈膝。
四、知识迁徙
1、讲《苏武牧羊》的故事。
2、积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傲慢、冷冷、涨红脸、不紧不慢、悻悻
[板书设计]
21 我不替你刷鞋
杰弗逊(有骨气)机智勇敢
英国军官傲慢无礼
教学反思:
由于本文内容简单,所以在学习了前两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堂预习。
这一环节让旨在让学生运用前两课所学的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加强巩固,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字“弗、逊、统”组织教学,根据生字音、形、义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其余生字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识字的乐趣。
本课的阅读教学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对话中的提示语来读懂课文。
22爱迪生孵小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学习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提问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学习
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
2、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知道爱迪生吗?
爱迪生(1847-1931)是世界有名的“发明大王”。
他一生发明的东西大约有两千种,像留声机、电灯、电影、蓄电池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他小时候的一件事。
3、出示课题:
22、爱迪生孵小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轻声读课文,要求:
(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学习情况:
出示字词:
搂孵小鸡笃嘘
(1)小老师领读。
(2)交流:
您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3)读读字词。
3.在这篇课文中,有些字有两种读音,你都会读吗?
出示:
好奇hǎo()hǎo()
暖和he()huo()
和平hé()huo()
三、研读课文
1、开火车读课文,小组学习,完成填空。
(针对填空,圈画课文中的有关词句或查找资料。
)
爱迪生五岁的时候看见母鸡老呆在窝里不出来,窝里有十多个蛋,他就去问妈妈,妈妈告诉他母鸡是在孵蛋,他便亲自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学母鸡的样子孵小鸡。
2、用“”划出爱迪生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
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多蛋呀?
他好奇地跑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10多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
爱迪生更奇怪了,瞪着眼睛问:
“妈妈,蛋也跟人一样,会着凉吗?
”
爸爸心里也很着急,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
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着孵小鸡呢!
“不,不!
妈妈说的,鸡蛋着了凉,就孵不出小鸡来了,我正在孵小鸡呢!
”
爱迪生嘟着嘴说:
“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
重点指导4句问句的朗读。
(读出问句的语气,读出好奇心。
)
3、理解句子:
出示媒体:
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
“这是什么呀?
”“那是什么呀?
”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4、学了课文,你觉得爱迪生是个怎样的人?
出示媒体:
善于观察善于提问勇于实践
四、小结复习。
1、复习词语
孵蛋着凉暖和邻居傻劲
重点指导字形:
孵
2、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小朋友也要向爱迪生那样,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勇于思考的好孩子。
五、拓展作业:
1、给下面的句子填上表示声音的词语,写不出的字可以查字典。
(1)爱迪生看见母鸡老呆在屋里不出来,就“”地叫着去赶它。
(2)“”,有人在敲门。
(3)小鸟“”地叫个不停。
(4)“”,火车一声长鸣,钻过了山洞。
2、拓展阅读:
(1)出示媒体:
《爱迪生发明电灯》
*
(2)出示媒体:
《爱迪生辍学》
教学反思:
由于本文内容简单,所以在学习了前两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当堂预习。
这一环节让旨在让学生运用前两课所学的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加强巩固,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当堂让学生预习课文。
课文的学习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对话中的提示语等方法来把握文章要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3牛顿在暴风雨中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区别“像”和“向”,理解“泛滥”的意思。
2、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牛顿与弟弟、妹妹在暴风雨中不同的表现,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出示媒体:
牛顿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谁吗?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牛顿。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一篇有关牛顿小时候的故事。
出示媒体:
23、牛顿在暴风雨中
3、齐读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4、归纳、出示问题:
(出示媒体)
(1)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
(2)牛顿为什么要在暴风雨中?
(3)牛顿在暴风雨中做了些什么?
(4)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思考:
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雨?
它造成了什么后果?
出示媒体:
公元1658年9月3日,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袭击了英国。
河水泛滥,树木连根拔起。
牛顿家的木头房子咯吱咯吱地响着,仿佛要倒下来。
(1)理解“罕见”“袭击”“泛滥”。
(出示媒体)
(2)指导朗读。
三、研读课文。
1、用横线画出牛顿的弟弟、妹妹及妈妈在暴风雨中不同的表现。
四人小组讨论,找到句子简单说说理由
出示:
牛顿的弟弟妹妹紧挨着妈妈,他们听着呼啦啦的风声,心里十分害怕。
“哥哥在哪儿呢?
”弟弟担心地问。
“会不会被大风刮跑了?
”妹妹惊慌起来。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终于在这空旷的后院找着了。
2、 从这些话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确实是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雨,大家都惊恐万分。
而牛顿却恰恰相反,那他为什么要到暴风雨中去?
他在暴风雨中做了些什么?
(1)默读7、8小节,用“—”划出写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用“~”划出他为什么这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
牛顿的头发被狂风吹得乱蓬蓬的,浑身都被雨水淋透了。
他像个疯子般不停地在风中向上跳着,身子有时候向着风,有时候背着风。
每跳一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与起点之间的距离,用石块刻在墙上。
有几次,他一起跳就用双手把斗篷往两边撑开,样子就像一只蝙蝠。
牛顿真的疯了吗?
不!
这么大的狂风他从没见过。
他很想知道这强大的风究竟有多大的力气,能把他刮多远?
他要了解风力。
(3)辨析同音字“向、像”,出示练习。
(4)指导朗读。
3、默读课文9、10小节,根据句子中的矛盾之处提出问题,写在句子旁边。
出示句子: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终于在这空旷的后院找着了。
风一阵一阵地刮,牛顿一次一次地跳。
妈妈看着看着,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她没有打扰牛顿,自个儿悄悄地回家去了。
她想:
这孩子这么爱研究,还是让他上中学去吧,学校的研究条件好些。
(1)找到句子中妈妈表现的矛盾之处,用横线画出。
(2)根据矛盾之处提问。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4、学了这课以后,你认为牛顿是怎样的人?
出示媒体:
勇敢执著热爱科学
四、小结复习
1、读准词语。
罕见 袭击 泛滥乱蓬蓬疯子撑开打扰心甘情愿
2、动脑又动手:
请你辨别句子。
想想课文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再写一写。
妈妈寻找牛顿。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东走走,西转转地寻找牛顿。
爸爸查找资料。
( )。
3、学习名言。
(出示媒体)
五、拓展作业
1、抄写词语:
罕见 袭击 泛滥乱蓬蓬疯子撑开打扰心甘情愿
2、想象一下,牛顿的妈妈回到家,牛顿的弟弟妹妹会问些什么,他们之间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牛顿的小故事,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我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主动探究,读懂课文,让学生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课文的学习则让通过学生的听听、问问、读读、想想、议议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读懂课文。
24、第一次登台演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能按要求积累词语。
2、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想方法解决。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卓别林的天真以及出众的表演天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同学们,“卓别林”这个名字对你们来说也许有一点陌生,但他却是上个世纪全球闻名的喜剧大师。
2、出示图片,今天就让我们了解这位喜剧大师第一次上台的经历。
3、齐读课题。
(出示媒体)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
(出示媒体)
(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3)思考:
小卓别林第一次登台,你觉得哪些地方有趣?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将心中的疑问记下来,并尝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
2、交流自学情况:
(1)朗读生字:
卓洛众混智琼尤毕
(2)出示:
比一比组词:
(出示媒体)
卓()杖()洛()户()琼()俏()桌()仗()骆()卢()惊()峭()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同学评议。
(4)质疑。
三、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小卓别林第一次登台,你觉得哪些地方有趣?
找你的好伙伴读一读。
全班交流,说出理由。
出示媒体:
(1)“卓别林立即停止了唱歌……他说得这样天真,惹得观众们哄堂大笑。
”
(2)“卓别林以为管事要把钱收去……嘴里就不知不觉说了出来。
”
(3)“这下可逗乐了观众,……观众笑得更欢了。
”
(4)“特别是他模仿母亲……没想到观众大为欣赏。
”
(5)“卓别林越唱越高兴……他还会唱个通宵。
”
2、指导朗读:
指名读,比赛读,全班读。
3、重点指导研读:
第一句:
(1)查字典理解词语:
哄堂大笑
(2)观众们哄堂大笑,因为。
第二句:
(1)引读:
卓别林以为他要把钱收了下去,心里想着,嘴里
。
(2)想象:
卓别林以为他要把钱收了下去,心里想着,嘴里
说:
“。
”
第四句、第五句:
卓别林的哪些动作是极具表演天赋的?
4、完成填空。
(任选一题)
(1)卓别林的表演赢得观众的喜爱是因为。
(2)卓别林的表演赢得观众的喜爱是因为,是因为。
四、小结复习:
1、读准词语。
(出示媒体)
2、动口又动脑:
(出示媒体)
读词语,你还能写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急中生智 闹中取静 ( )( )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 )( )
3、试试你的身手:
把句子补充完整:
(出示媒体)
歌刚唱到一半,
钱就像雨点般地扔倒台上。
老师的话音刚落,
球迷们就欢呼起来。
五、拓展作业:
1、抄写词语,一词一行:
观众混乱急中生智稚嫩尤其 毕生家喻户晓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知道卓别林在艺术上有些什么成就?
请你上网或者在书中查找有关他的资料,并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同时,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查字典,理解词义。
根据教材特点,主要向学生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课文的学习则让通过学生的看看、读读、想想、议议等方式,自主学习,读懂课文。
25威尼斯小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理解“举世闻名、操纵自如、簇拥”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带有“安静”意思的词语3个。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继续练习听写句子。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那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
今天,我们要随着课文的介绍到意大利的著名城市——威尼斯,去领略那儿的异国风情。
老师先请大家看一看威尼斯的风光,仔细观察这座城市有什么特点?
(媒体出示威尼斯的风光照片)
2、组织交流。
3、师:
威尼斯是举世闻名的“水上城市”,它四面临海,整座城市如同一艘巨轮浮在水面上。
那儿的船又称小艇,它们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景观。
(1)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节:
威尼斯是举世闻名的水上城市。
小艇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街头的汽车。
(2)齐读
(3)理解词语:
举世闻名
4、揭示课题:
25、威尼斯小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轻读课文。
媒体出示自学建议:
(1)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
课文围绕威尼斯小艇,写了哪些方面?
2、交流。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第2、3小节,体会小艇的奇特。
1、默读第2、3小节,思考:
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
请圈出有关词语。
2、交流讨论。
(1)媒体出示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长、窄、深、翘、轻快灵活)
(2)学习生字:
稍帘垫
(3)小结:
威尼斯小艇外形奇特,行动灵活,乘坐舒适,充满情趣。
3、朗读第2、3小节。
(二)研读第4小节,体会船夫的技术。
1、这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从哪些地方能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童的秘诀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神童 秘诀 WORD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