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作总结.docx
- 文档编号:10031440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72.58KB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作总结.docx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作总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作总结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是网络教育学院走过的第四个发展年头。
在学校各位领导和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及相关院系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主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在网络学院全体职工的勤奋工作和密切配合下,2005年网络学院各方面的工作,继续保持健康稳步发展。
2005年是网络学院的教学质量年,围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工作,按照学院工作计划提出的各项工作要点,2005年,网络学院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
主要工作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向西部、为在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强化。
到2005年底,网络学院注册学生近22000名,其中,西部地区学员占到60%,在职教师占到了学员总数的约80%。
2005年,网络学院新开6个教师教育专业,使网络学院开设专业的总数达到16个,而其中教师教育专业占到87%。
除个别不适合开展网上教学的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外,基本上形成了能够覆盖中小学各个学科教师继续教育需要的专业体系。
二、2005年作为网络学院的网络教育质量年,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在狠抓教学质量、构建我校网络教育全面质量保证体系方面2005年重点做了五项工作:
1、健全和完善网络学院的质量监控机制,充实和组建网络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网络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网络课程质量评估委员会。
针对网络学院新设专业的增加以及原有专业相关院系领导人员的调整,今年暑假,在主管校长领导下,我们重新调整和补充了原来的学校网络教育发展咨询委员会成员。
新成立了由各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及部分课程专家、教育技术学科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切实加强对网络学院教学工作的指导。
正式聘请了网络课程质量评估委员会成员,全面启动网络学院的网络课程评估工作。
三个委员会的完善和组建,从网络学院的规划、教学管理到质量评估,以制度保证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网络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2、调整教学计划,使网络学院的教学更加切合网络教学的特点。
暑假期间,在主管校长主持下,学院召开了由各院系教学院长组成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深入研究论证,对教学计划做出了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调整。
结合开展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工作,在已经开设的10个专业基础上,又增加开设了符合教师教育需求的6个专业,使学院开设的专业覆盖了中小学开设的各主要学科。
同时,对前期教学计划中学员反映的公共课程所占比重过大的问题,学院也提请两个委员会进行了深入论证,根据学员特点及国家政策做出了适当调整,使整个教学计划更趋合理。
目前已完成所有专业层次的课程设置方案,学科培养方案已全部完成,教学大纲也将在本学期完成,新的教学计划已于052批次开始实施。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2005年秋季起,各专业批次均增加了“扩展类”课程,该类课程不计学分,免费为学生开放,充分体现了我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完善教学支持服务功能。
2005年,网络学院的教学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
双向视频会议系统正式使用,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服务和管理的内容。
学员关心的报名、测试、教材征订、课程学习、结业测试、毕业论文撰写等信息实现了分类组织并发布上网,供学员随时浏览、查询,学员也可通过留言板、聊天室、BBS、音视频双向交互系统等获取相应的信息。
建立短信服务,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发布教学教务信息,由学院直接为各地学员提供最快捷、方便的服务。
同时网上答疑、学术讲堂和电子图书馆等资源也得到进一步丰富。
4、加强教学管理。
2005年网络学院新开课程主持教师中,讲师以上职称达到100%,其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46%,超过全校教师队伍结构高级职称占30%的比例。
校本部辅导答疑教师56人,全部为硕士研究生。
同时,网络学院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有了显著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得到了广大教学点、教师、学员的普遍肯定。
2005年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流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各项制度及流程已达101项,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光家体系。
5、校外教学支持和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修订完善了《陕西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办学协议》、《校外学习中心工作手册》,明确规定了校外学习中心的责、权、利,对校外学习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11月下旬,召开了每年一次的校外学习中心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有关精神,进行了教学教务平台管理、招生政策、教学技术支持等工作培训,对2006年春季招生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
并对13个先进学习中心、18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同时果断清理了部分无效学习中心,极大地促进了学习中心工作的开展。
截止年底,学院共建立了93个校外学习中心。
各校外学习中心的条件建设、教学服务队伍建设以及服务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
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积极参和陕西省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和提高工作。
2005年,陕西省教育厅提出了到2008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和学历提高的具体目标任务。
在陕西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我校网络教育充分发挥“为西部服务,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积极投身于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工作。
1、制定倾斜于西部的招生计划。
在2005年的招生工作中,我们首先从教师培训的实际需要出发,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做出了倾斜于西部、服务于陕西省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工作的招生计划。
在确定招生的12个省份中,减少东部招生计划,增加陕西省的招生计划。
通过全面开展工作,2005年春秋两季共计招收陕西省中小学教师7600人,占陕西省今年教师培训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2、制定优惠政策,以实际行动支持西部教育。
倾斜西部是我校网络学院一贯的办学方针。
今年,对参加新一轮学历提高学习的教师,我们又制定了新的优惠政策,学费从正常收费的80元/学分,调整至70元/学分,优惠幅度达12.5%;对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学员免修部分课程,在学分上给予认可。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同时,我校网络教育以省内5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为支撑,向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开放已开发完成的304门网络课件,积极开展非学历培训,为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3、整合资源,推进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建设。
2005年,为配合陕西省新一轮教师学历提高工作,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在各地教师培训机构的大力协作配合下我们以各地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新建校外学习中心29个,在陕西省内的校外学习中心达到了58个,地区覆盖率达到100%,除西安市以外,县级城市覆盖率达到60%,基本形成了遍布全省的远程教育服务体系,为教师培训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服务建立了有效的保证体系,为构建陕西省区域教师网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资源建设继续稳步发展
2005年,新开发网络课程54门使网络学院开发的网络课程总数达到304门。
前期课程的二次开发和维护20门。
特别是,2005年网络课件开发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精品网络课程开发有了较大进展。
同时为今后较大规模的开发精品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五、内部管理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符合网络学院实际的、运行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新框架
1、加强制度建设。
一年来,学院各部门重视加强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较规范的管理操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
从行政人事管理、教学教务流程、课程资源建设、技术支持服务共建立了101项制度规范,学院管理制度和教学规范流程建设得到初步完善。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炼总结,形成了学院《制度汇编》,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
修订完善了《网络教育学院院聘岗位设置及人员聘任细则》、《网络教育学院人事代理工作暂行办法》、《津贴发放实施细则》、《员工考勤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多层次绩效考核体系,规范了流动岗位职工在人事代理制度,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档案以及聘用等方面的劳动关系管理。
年初,按照“固定编制人员和流动编制人员拉通使用”的用人原则,认真落实学校岗位聘任工作精神,在人事处的指导下,组织完成了学院部门调整和人员聘任工作。
部分工作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流动编制人员走上了学院中层管理岗位,真正实现了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充分调动了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将学院的发展和员工个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005年网络学院职工人均人力资源效益达到1:
17.5,其中校编职工达到1:
126.3。
3、在教学副院长带领下,分同类型、分地区对11所院校的网络学院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了解,完成了2万多字的调研报告,对于推动网络学院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借鉴意义。
最近,学院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调研报告,积极借鉴兄弟院校好的经验,提出我们的改革措施,报学校领导审批。
六、积极推进面向县乡农村一线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2002年以来,在榆林地区面向县乡农村一线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探索和实践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获得2004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大力推广该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2005年重点在省内的延安、咸阳、商洛、安康地区以及江苏的南京地区推广试点,在探索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构建全民学习型组织的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七、首届网络教育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典礼成功举行。
今年,我们迎来了我校网络教育的首届毕业生,611名学生通过网络教育的学习顺利毕业,同时评选出了95名优秀学员。
学校及省厅领导、兄弟院校领导、校外学习中心主任、教师代表参加了毕业典礼,我们也向分布在各地的全体毕业生发出了邀请。
通过毕业典礼的召开,见证了参加网络教育学习的同学们的执着和努力,也向社会传达了我们办好网络教育的决心和信心,树立了良好的办学形象。
八、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全面树立网络教育人才培养观
今年下半年,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在全院职工中开展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
组织设计了和网络教育、和每一位员工工作密切相关的11类共41个征文题目。
内容涉及到网络教育的定位、发展趋势、教学关系、办学模式、技术管理、资源建设、质量保障等方方面面。
所有征文在学院内部进行交流,并向党总支推荐两篇优秀征文。
同时,9月下旬在全院上下开展了以“我和学院一起成长”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深入了解广大员工对学院现状的认知程度、满意程度和个人发展的真实想法,广泛征询对学院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不但使我们较全面地了解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想法,使大家从实际出发,在网络教育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有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思考,更激发和树立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这支在学校中被称为“流动人员”的队伍增加了凝聚力和归属感。
可以看出,我们的广大于员工正在以一种认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中,关心学院和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主要任务:
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的6个突出问题)
就学员自身而言:
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反差较大。
网络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需要学员既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
事实上,我们的不少学员以文凭需求为动机,而不是以知识需求、以职业的专业化需求为动机,上学期的统计:
15000多学生,共计提问:
不足15000个。
二是学员自身学习的现实条件不能适应网络教育的特点。
这其中除了网络环境的学习条件限制以外,多数学员没有能够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也使得网络教育的优势功能难以发挥出现实的效果。
就学习中心而言:
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学支持和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广大服务及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网络教育的理念和理解和我们希望能给学员提供的教学支持和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是在规范办学方面还有很多方面急需要加强,其中最突出的还是学风考风建设。
就网院自身而言:
一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深化网络学院的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实现网络教育的优势功能。
二是网络学院的专业化服务水平,特别是技术引领的能力亟需进一步加强,真正做到通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推动传统教育的发展。
今后的主要任务:
网络学院走过的三年,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的三年,是保运行的三年,是完成各项基础建设的三年,也是在教育部规范管理的政策下走过的三年。
我之所以说我们是幸运者,是因为我们越过了我国网络教育最初的零实践阶段,我们是在借鉴了前面40多所试点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成长发展的。
应该说我们走过的这三年的历程步伐是坚实的。
尽管我们还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但基础是牢固的。
同我国网络教育的大背景一样,目前,我们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概括起来,可以叫做全面提升的发展新阶段,就当前的任务而言,最紧迫、最重要的是两大任务: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是以迎接教育部的全面评估工作为契机,全面推动网络学院的各项建设。
就客观的方面而言,网络教育跨越时空的开放性,使得网络教育院校之间的竞争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也正是这种开放式的竞争,不断地在推动着我国网络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竞争优势,这就迫切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切实落实以质量求生存的可持续发展观。
就主观的方面而言,随着我们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我们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特别是我们目前存在的三个方面6个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网络教育质量和网络学院发展乃至生存的巨大潜在隐患。
因此,我们必须把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
尽快实现从基础建设到教学服务功能的全面完善,实现从自我完善到参和竞争。
最终实现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享,在共享中享受网络教育的自由和快乐。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首先,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要功能。
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的思路是:
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的转变。
通过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共享资源。
目标:
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课程学习资源,把课程学习的内容转化为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所有学习者共享;积极构建有利于全球资源共享的网络教学平台,使学习者能够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数字化资源中获取知识。
观念上实现三个突破:
建立新的课程观。
课程不是死的陈旧知识的堆积,课程是学习共同体共同创造的。
学生也是资源。
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再只是简单的承担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单一角色,教师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课程的管理者,是课程再生的组织者。
也是学习活动的参和者。
教师工作的重点不在只是几十个学时的课堂讲授,而更多的是要参和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角色的转变。
从获得文凭转向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被动的接受转向自主的建构;从独立学习转向合作交流;从传统的由教师和教材中获得知识转变为从学习共同体中获得知识。
其次,完善和深化全面质量保证体系。
“三大建设”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深化和完善。
集中体现在两个机制的完善: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共享机制。
没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就不可能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另一个是教学管理中的质量监控机制。
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而得不到共享,同样不可能有好的教育质量。
第三,在积极促进和传统教育的融合中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
促进融合是我们网络学院一贯的方针,三年的实践更坚定了我们的这一认识。
网络教育代表着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先进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有着不可置疑的促进作用。
而网络教育只有在和大学传统教育的融合中共享大学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共享在校大学生的教育资源。
本科教学作为大学教师的中心任务,也只有在融合中才能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网络教学的积极性。
第四,组建学科责任教师队伍。
加强对网络教学个教学环节的科学管理,加强对网络教育的教学研究,科学规划网络学院的教学模式。
第五,加快精品课程开发力度。
对已经开发的网络课件进行二次开发,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
第六,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每个人学习计划;上网浏览课件的过程纪录;要抓好作业环节,作业一定要保证完成。
考风考纪管理:
考风考纪是影响网络教育生存的重要因素。
在考风考纪问题上,绝不有任何思想上的折扣。
第七,下一步重点抓的有以下几项:
尽快完善现有的各项服务功能,使其更加规范,更加科学;进一步完善网上的监管服务功能,包括学习计划、浏览课件的时间统计、网上的学习过程记录等;
第八,关于学习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重点是三项工作,核心是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一是加快规范化建设的力度。
今后任何工作要严格按要求和程序办,以制度规范,以标准规范。
要强化制度的刚性,减少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人为迂回空间。
二是随着网络学院业务范围的扩大,要积极促进教学点建设功能的综合化。
要积极的探索教学点建设和学习性社区相结合的新路子,通过教学点的建设,实现大学下嫁。
三是强化合约管理。
对未能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完成的事情,一定要按合约惩处。
附件:
2005年网络教育学院基本情况统计表
一、招生情况统计
二、学习中心统计
三、学生统计
四、任课教师统计
五、网络教育学院网络课程资源统计表(截至2005年12月30日)
计划课
程总数
已开设
课程数
未开设
课程数
网络课程
建设情况
网络课件类型
三库建设情况
教学支持服务类型
音频
视频
文本
资源库
答疑库
题库
BBS辅导答疑
辅导答疑
短信平台
数字图书馆
实时
非实时
电话
答疑
音、
视频答疑
341
283
58
学习指南
283
283
152
148
155
283
283
283
已经投入使用
一次可发送上万条短信,供使用手机的学员接收
已有2600多个分类的5119本图书投入使用
常规课件
283
283
283
考前辅导
234
正在建设
58
58
58
189
193
186
58
58
58
网络教育学院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网络教育学院在经过了三年半建设的基础上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学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网络学院的实际,以全面迎接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全面评估为契机,深化学院网络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以用人机制和院系合作机制为重点的管理运新机制,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努力是网络学院的各项工作为不健康的发展中再上一个新台阶。
2006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做好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全面评估工作
1、深刻理解评估各项指标体系的目标要求,真正把评估工作作为全面推进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
2、按照评估各项指标体系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快网络学院的各项建设。
努力使我校网络学院在促进校内教学改革、构建全民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性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3、通过迎评支撑材料的准备,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的成果化。
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课程网站教学模式和和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及教学管理新机制。
1、积极探索教学、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课程网站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以信息网络技术为背景的网络教育跨越时空的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的优势。
通过构建课程网站,改变以往单一课件学习以及和其他教学资源相脱离的情况,建立起服务于课程和教学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相关学习资源并合理地组织这些资源,让学习者迅速准确地通过对资源的检索、学习、评价和重组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
课程网站的建设,要在做好常规课件开发和三库建设的基础上,实现课程、资源一体化,从而推进网络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实现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和课程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
2、开发课程教学包,实现服务功能模块化和课程资源产品化。
开发课程教学包,在构建教学、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课程网站的同时,实现服务功能的模块化和课程资源的产品化,充分发挥资源开发使用效益,为使用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3、调整网络学院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
进一步完善网络学院、合作院系、主持教师和教学点的责任及利益关系,构建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新的网络教学管理新机制。
4、开展学员调查。
利用寒假课程测试进行学员第二次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员学习情况以及对学院教学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学院教学模式改革和加强管理的基础。
三、以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为重点,加强学院自身建设
1、重新规划学院的业务体系,调整学院的机构设置,完成相应的人员聘任。
网络教育学院现阶段的主体业务是专科和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
单一的业务结构非常容易受到市场的冲击,必须通过调整完善现有的业务体系来增强网络教育学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完善学院人事代理办法。
结合学院实际,按照学校人事代理的有关规定,尽快出台并实施学院的人事代理办法。
3、完善学院用人机制。
按照“强化岗位,淡化身份”学院用人机制原则,进一步加快校编职工和外聘职工“拉通使用”的工作进程,进一步激活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效益。
4、加强学院党的建设,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和素质。
四、继续不懈地加强校外教学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1、继续以学风考风建设和强化服务意识为中心内容,全面加强教学点建设。
2、继续推进面向县乡农村一线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继续积极推进在榆林地区成功实践的面向县乡农村一线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扩大试点地区,在探索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构建全民学习型组织的实践中取得等大成效。
3、继续完善有效教学点的清理工作,完善教学点建设的激励措施。
五、深化学院资源建设开发机制改革,提高网络课程开发水平,加快精品课程开发力度。
1、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开发人员,拓宽资源建设渠道,完善现有的资源建设体系。
目前学院的网络课程资源以自主开发为主,为网络教育学院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也使得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但所开发的网络课件等资源形式单一,离产品化、精品化的建设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限于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水平,平台开发进度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教学需要。
为此,06年,一是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开发人员,不断充实技术部和开发中心队伍;二是要拓宽资源建设渠道,完善现有的资源建设体系。
对我院现阶段没有能力承担的开发工作,可以采取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等形式组织实施。
2、加快精品课程开发进度。
目前,我们已经开发网络课程304门,积累了一定的素材资源,今年初步计划在此基础上,二次开发精品课程50门。
同时,要强化项目管理,建立教师共享精品课程成果的利益机制,推动精品课程开发上层次、上水平。
3、重新定位网络学院精品课程的功能目标。
首先从学院的教学需要出发,确定学院精品课程的课程架构。
4、启动精品课程评估工作。
六、结合学院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需要,对现有教学教务管理技术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和升级改造
1、升级改造现有教学教务管理技术平台。
在网络教育学院筹备初期,合作单位免费为我们赠送了自主开发的网络教学教务管理平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院技术部对部分模块的功能进行了多次调整,并根据业务需要增加了多项功能,基本满足了网络教学的实际需要。
但随着开设专业的不断增多和业务流程的不断规范,现有的网络教学教务管理平台已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实际教学的需要,06年,我们将采取合作开发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 师范大学 网络教育学院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