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6答题.docx
- 文档编号:10026299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7.73KB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6答题.docx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6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6答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6答题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答题
1.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
D.时间和空间相对性
3.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6.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8.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C.对立统一规律
10.生产方式是: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1.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这段话是说: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12.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B.辩证法思想
1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14.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5.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D.实践的
1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D.实践性
1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1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19.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
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
20.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2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生产方式
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实践的观点
23.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经济标准
2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25.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26.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27.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
B.相对性
28.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
D.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B.法国启蒙思想
3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1.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C.直接动力
3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C.理论付诸实践
3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35.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36.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指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是一种: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3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C.理论联系实际
3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
C.实践——认识——实践
39.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B.永恒发展的观点
40.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物质性
41.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42.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D.参加社会实践
43.古诗云:
“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D.是相对的
44.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45.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D.直接动力
4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客观实在性
47.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2答题
1.“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先进或落后的标志是:
B.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状况
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C.世界是统一的
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指:
()1.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2.它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3.它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力4.它渗透到生产力要素中转化为生产力:
C.1、2、4
5.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B.参加社会实践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在()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运动和静止不可以截然分开④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⑤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B.①②③④
7.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表现为()①物质是运动的主体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⑤物质与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可分离:
C.①②③④
8.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特征是:
A.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9.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①改变客观规律的能力②能对物质起决定作用③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④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⑤直接控制并影响人体机能和状况:
D.③④⑤
9.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①改变客观规律的能力②能对物质起决定作用③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④能认识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⑤直接控制并影响人体机能和状况:
D.③④⑤
10.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以实践的效果定是非
11.国家的实质是: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12.把真理归结为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观点,其性质是:
B.唯心主义的
13.人们发现和掌握真理的能力,要受到()①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②历史条件的限制③绝对真理无限性的限制④客体可知性的限制⑤主体经验、认识水平的限制:
D.①②⑤
14.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最主要的决定作用。
下列哪一个不是其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C.人类生存和发展以来于地理环境
15.实践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它是()①人的有意识的理性活动②人的自觉的能动活动③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④人们感性的物质活动⑤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A.②③④⑤
16.生产力系统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
()①劳动对象②劳动资料③科学技术④劳动者:
D.①②④
17.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运动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是因为()①事物本身发展的复杂性②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有个认识过程③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个过程④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条件的历史性⑤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A.①③④⑤
18.下列活动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①农民兴修水利工程②渔民出海捕鱼③钢铁工人冶炼钢铁④科学家做物理实验⑤文艺演员表演节目:
B.①②③④
19.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D.自然界与社会的关系
20.人们的思想观念、动机目的、计划理想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们:
A.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要求
2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C.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22.真理的性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①对世界某一个范围、部分的认识②对运动的一个过程阶段的认识③对事物一定层次的认识④对事物有限度的、近似正确的认识⑤包含有错误成分的认识:
B.①②③④
23.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有()①电磁场、引力场②阶级、国家、政党③生产力、生产关系④城市建设规划⑤国家的方针、政策:
D.①②③
24.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的周围有很多竹子。
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
有诗云:
“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2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B.社会实践
26.人的知识归根结底来源于:
D.实践活动
27.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28.生产关系是指:
A.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2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空间、时间是()①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②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形式③同物质运动不可分的④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⑤绝对不变的:
C.①③④
30.生产力是指:
D.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
31.下列选项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①“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②“机不可失,时不在来”③“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④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⑤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C.①③④
32.人类一切知识、认识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3.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
这一事实说明: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34.错误思想归根结底来源于:
C.客观物质世界
3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①心外无物②存在就是被感知③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④理在事先⑤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A.①②⑤
36.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37.科学证明,人脑是:
C.思维的器官
38.对一个复杂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D.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3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是()①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④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⑤理性认识中包含有感性认识的因素:
D.②③④⑤
40.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C.真理具有相对性
41.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
A.都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领域和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
4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①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②意识的物质载体是语言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④意识依赖于人的心理状态⑤意识受世界观的决定和支配:
A.①②③
43.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
() 1.物质生产过程中各种关系的总和?
2.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3.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4.产品分配关系及由它所决定的消费关系:
B.2、3、4
44.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①理性认识必须是正确的②从实际出发③理性认识被人民群众掌握④要通过中介环节⑤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C.①②③④⑤
45.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其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D.①②③④
46.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观点有()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④意识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⑤意识是人脑天赋的产物:
B.①②③④
4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3答题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2.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 )观点:
D.形而上学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4.唯物辩证法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
B.可以改变的
*5.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C.唯心主义的观点
*6.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7.辩证法回答的问题是:
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 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9.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10.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11.把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运动归结为机械、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是:
B.恩格斯
*12.芹菜、韮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
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1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4.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16.在可联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者否认联系的:
A.客观性
*17.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杰出人物是指: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8.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19.“一切以条件、时间和地点为转移”的说法是( )观点:
D.唯物辩证法
*2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1.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
C.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的主干
*22.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3.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它指的是:
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2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5.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B.唯心主义观点
*26.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27.相对静止是指: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2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规律:
B.对立统一
*30.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有()①把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③认为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④认为世界是不可知⑤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
C.①②
*3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32.现代西方哲学从思想倾向上可分为两大思潮,它们分别是()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③人本主义④科学主义⑤非理性主义:
C.③④
*33.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3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指:
C.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
*36.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37.新事物是指( )的事物:
D.符合发展规律
*3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
D.①②③④
*39.时间和空间是: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40.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41.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D.社会实践
*42.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4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44.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而形而上学则:
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
*45.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C.机械决定论
*4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社会属性
*47.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8.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B.生产方式的反映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4答题
*1.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B.社会分工
*3.生产价格的构成是:
D.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
*4.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5.42.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分别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使剩余劳动时间各延长2小时,则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应分别为:
C.150%,300%
*6.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成正比例关系
*7.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10.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
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12.金融寡头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C.“个人联合”
*13.劳动二重性是指: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14.在炼钢厂中运输铁水的火车属于:
C.劳动资料
*15.商品生产者要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必须使其生产商品的:
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较高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其部门利润率通常:
B.更低
*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是:
D.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大幅度提高
*19.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A.交换价值
*20.一个资本主义企业总资本有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C:
V为4:
1,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可变资本一年可周转5次,这个企业的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为:
D.100万,500%
*21.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
*22.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B.生产阶段
*23.构成一个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的是该社会中:
C.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
*24.下述关于使用价值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5.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D.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6.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
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2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利己主义
*2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I(v+m)=IIc
*2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0.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
A.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31.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32.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主要依据是其:
D.最终用途
*33.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34.纸币的发行:
B.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
*35.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36.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A.平均利润
*37.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D.相当于平均利润
*38.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B.扩大再生产
*39.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D.价值规律
*40.在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
B.按相反方向变化
*4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42.在20尺布=1件上衣的公式中,20尺布处于:
C.相对价值形式
*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C.国家制度
*44.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股东会
*45.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用字母表示为:
C.m
*4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D.金融寡头
*4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48.垄断低价一般是:
B.垄断组织购买原材料时规定的价格
*49.下列关于垄断价格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D.它增加了价值总量
*50.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
B.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少
*51.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
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52.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B.价值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次作业答题
*1. 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
C.商品资本职能
*2. 下列关于纸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纸币流通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会掩盖剥削,是因为它直接表现为:
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
*5. 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6.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D.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7.劳动交换和经济>经济联系的三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依次是:
A.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
*8.下述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或两次劳动
*9. 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是:
C.剩余价值
*1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生产相对过剩
*11.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1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3. 金融资本是:
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
*14. 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15.第二次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医药 大学 远程教育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作业 16 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