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会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1.docx
- 文档编号:10012628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55.28KB
项目三会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1.docx
《项目三会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三会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三会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1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
申报院校: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申报专业:
会计专业
申报时间:
2011年10月14日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
近年来,辽宁省的经济增长一直平稳地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经济发展的结构逐步优化,以金融、信息为支柱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结构越来越向现代型、都市型和科技型转变。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从会计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各行业中的需求量来看,金融企业约有40%的人员从事会计和与之相关的工作;大型超市约有30%的人员从事会计和与之相关的工作;大中型企业约有10%的人员从事会计和与之相关的工作;会计、审计等中介机构约有80%的人员从事会计和与之相关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也有部分需求。
会计的就业前景广阔,一名合格的会计,将有机会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金融中心和行业发展。
从政府部门到私有企业,从工业到商业,到金融行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会计的存在。
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给会计专业发展带来巨大空间。
产业发展以及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使得财务人员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这些都给会计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
我院会计专业的就业方向为:
(1)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岗位;
(2)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电算化会计工作岗位;(3)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柜员、信贷从业人员;(4)会计信息服务领域的会计咨询、会计稽查工作、税务代理等等。
二、专业建设基础
会计专业是我院80年代初就设立的老专业,有悠久的专业建设历史,2002年学院转制高职,开始招收第一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转制至今,累计培养高职、三校、五年一贯制毕业生三千余人。
2005年被评为学院示范专业,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品牌专业。
1.优秀的师资团队基础
会计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15人。
其中:
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1人;100%“双师型”教师;硕士学位教师9人;有1人入选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会计专业教师既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又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近40%的教师来自会计一线岗位,教师中2名注册会计师、4名高级会计师、2名注册税务师、4名中级会计师。
此外,聘任兼职教师8名,加强了实训教学的师资力量。
专业带头人2人,其中:
均是教授职称,近5年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参与各类课题10余项,主编教材10余本,主持并参与各类课题4项。
其中1名专业带头人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有18年教学工作经验和1年会计实务工作经历。
会计专业教学团队是一支具有敬业精神、经验丰富、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2007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会计教学团队。
专业教师指导与组织学生参加“用友杯”全国高校ERP沙盘模拟经营对抗赛,教指委“中教畅想”全国高校ERP沙盘模拟经营对抗赛,连续3届获得全省总决赛前三名,连续三年获优秀指导奖。
2.教学实习实训条件基础
会计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室4个,分别是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技能实训室、综合会计实训室。
电算化实训室和综合会计实训室都配备了金蝶K3财务软件;综合会计实训室是针对目前大多数企业手工与电子两套账并行的现状,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用友财务软件)有机结合的实训室。
会计专业现有校外实习基地15个,并签有正式协议。
校外实习基地每年为会计类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教师的社会实践也多在这些实习基地进行,兼职教师也是从这些实习基地聘请来的。
3.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会计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会计人才应具备的基础工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职业操守为目标的“双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4.毕业生能力基础
毕业生中,有90%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10%拥有初级会计资格证书,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
5.课程建设基础
专业课程建设与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考试内容接轨,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
6.科研能力基础
近五年来,已出版专著3部,承担省级课题12项,发表论文近百篇,主编教材20余本,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3项。
7.存在的问题
虽然专业建设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然存在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突出,师资队伍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队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有待于深化,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就业实习管理、考核、评价等质量保障与监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等问题。
三、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建设目标
实践“教学做一体、岗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校企结合和工学结合,开发以会计工作岗位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型课程及课程标准体系,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融诚信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专兼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仿真性、任务型的会计实训基地;以会计专业建设带动会计电算化、资产评估与管理、会计与统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发展,服务辽宁会计人才需求。
(二)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专业下设财务会计、金融会计两个专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当代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和金融从业知识背景,扎实的财务会计基础知识,融资管理知识,面向中小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服务等行业从事出纳、会计、财务、库管、柜员、信贷等工作;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1)基本素质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求索精神,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线岗位适应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2)专业知识要求
①掌握会计、统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
②掌握财务管理、审计、财务报告分析基础知识。
③掌握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基本知识。
④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以及良好的语言文字基本知识。
(3)专业能力要求
①掌握各种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技术,具有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②熟练使用财务软件。
③熟悉企业日常纳税申报,税务处理的方法,具有纳税申报能力。
④能运用会计报表指标分析,撰写财务报告说明书。
(4)岗位资格证书
①会计从业资格证
②会计电算化中级证
③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或B级证书
④珠算等级鉴定技术普通三级证书
⑤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
(5)从事职业岗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会计工作,典型职业岗位有:
①出纳员、会计员、会计主管
②审计员、稽核员
③办公室文员、仓库保管员、成本核算员等
(三)教学质量目标
教学内容体现会计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岗位的需求,实现毕业生能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建设“基础+培训”的课程体系,加强证书培训,促进教学内容与行业证书的融合;建设一套适用于“岗证一体”的特色教材,使岗位训练、证书培训的内容紧密衔接;建立会计诚信教育体系服务于职业素质的养成;将财会岗位工作技能训练、财会行业从业知识培训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从事出纳、会计和银行柜员业务的高素质优秀技能型人才。
监控指标:
(1)人才培养方案一套;
(2)《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电算化会计》4门课程资源库建设及教材建设;(3)提高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完成2000人次以上学生操作;(4)教师接受各类培训、学术会议10人次以上,外聘教师来校授课20人次,年均500学时以上;(5)开发校企合作企业10家;(6)职业技能培训培训600人次;(7)每年至少开展1次企业、学生及家长参与的多元评价;(8)初次就业率99%以上;(9)年终就业率99%以上;(10)转岗率20%以下;(11)专业对口率70%以上;(12)企业满意度90%以上;(13)家长满意度90%以上;(14)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99%以上;(15)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的成绩;(16)课堂教学、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标准一套。
四、专业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以会计职业特点为研究基础,通过大量的会计岗位调研,以岗位技能训练和行业证书培训为重点,以会计诚信教育为保障,推动“教学做一体、岗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构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突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最终形成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效果明显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教学做一体
开发基于会计工作岗位的课程,从会计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入手以各岗位的任务要求确定会计职业的任务领域,再将典型任务进行整理后形成会计职业的行动领域,进而形成会计专业的学习领域,每一学习领域再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进行课程开发。
会计职业是一个严谨、规范的职业,会计教学改革不仅要具体到学习情境的设计,还要向下纵深具体到每一个工作动作,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注重知识、理论的渗透,以培养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并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
实现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学做一体化。
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做合一”,使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
(2)将职业道德、习惯养成、创新创优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是有基本职业素养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素养是首位的也是最基本的。
新形势下会计职业道德更显重要。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导向性使得有些企业错误地认为,会计政策选择自由度扩大,可以肆意操纵会计信息。
甚至个别企业出现了以会计职业判断为名任意修改会计信息,提供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等会计造假行为。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是诚信行业。
会计人才培养应从教育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的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使之成为理性的经济人。
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操作,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如综合模拟实训采用分岗位操作方式,即按照企业财务部门的组织形式和内部分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实训小组模拟一个财务部,部内设置业务主管、制单、出纳、记账、复核、成本核算等岗位,不同成员处于不同的岗位,承担若干项不同的工作,随着业务进展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采用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实际体验不同岗位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更好地理解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能使学生将不同课程、不同环节的主体业务串联起来,起到吃透内容、贯穿始终的作用,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施校内实训、校外实习、能力证书三条线同步进展
在学期中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交互进行,在课程教学进程中以取得能力证书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逐步形成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相融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把理论教学融入实训课程当中,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划分为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职场背景训练三种形式,将职业道德、习惯养成、创新创优培养主线贯穿全程,并强调实训、实习、毕业设计三个实践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体系设计上,让学生两年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进行单项实训,辅之以每学期一周的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岗位实习,第五学期进行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并进行查漏补缺;第六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实际接触工作为就业铺路。
这样的教学体系保障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层层递进。
项目建成后,可开发建成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套。
表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投入资金
2011年
2012年
合计
1
人才需求和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调研
2012.6
于新颖
1.5
0.5
2
2
毕业生跟踪调查
2011.12
纪义韬
1
1
2
3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2.12
刘玉梅
2
2
4
4
专业认知、岗位实习方案
2012.12
赵杰
1
1
2
合计
5.5
4.5
10
(二)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外部培训、内部交流、聘请行企专家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8名,1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再聘请10名外聘教师,使专兼比在1︰1以上,最终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1)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教师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的教学能力。
专业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自学、课程进修、在职攻读学位、定向、委培等多种渠道来提高。
教育教学能力则可以通过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和提炼,增强对教学课堂的设计、组织和驾驭能力;通过与同行之间经常交流,获取间接经验;通过钻研国内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领会其精髓,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尝试和体会。
(2)提高会计岗位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会计岗位实践能力,校企合作是唯一途径。
通过引进企业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这一途径,和他们进行专业交流,拓展专业知识面;通过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共同担任校内实训老师,互相学习和切磋技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校外实习机会,教师可深入企业锻炼,了解、学习和掌握专业最新发展状况;专任教师轮流下企业挂职锻炼,丰富职业岗位技能,提高教学能力。
(3)强化职业素养
高职会计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教师职业素质和会计岗位职业素质两方面。
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的第一天,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位职业者,教师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高的职业素质,这是学生无形的职业道德教材。
岗位职业素质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职业岗位实践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和积累,并在其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来,无论是在课堂上或是实训室里都努力为学生提供职业情景和氛围,最终帮助学生在三年中实现学生至会计工作者角色的成功转变。
职业素养养成的具体内容有:
第一,会计专业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聘请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同时通过专、兼职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结构的优化。
计划到2013年,在原有兼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共聘请社会上专家、企业家、高技能人才、实习实训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10人担任兼职教师。
打造专兼比例比不低于1:
1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提高会计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第二,专业教师梯队建设。
2011-2012年,引进录用的教师一般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在学历上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重点引进来自一线的具有双师资格且具有硕士学位的实践教师。
专任教师中,2012年争取1人晋升正高职称。
经过努力,原有师资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并要求取得双师资格。
建立专门的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加强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完善培训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安排教师参加适合自己专业的培训,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
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需要,构建有效的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培养其整合课程、运用信息技术等能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形成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授课体系。
每年安排2-3名青年教师,参加财政部组织的新准则培训、计算机培训,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建立和完善专业课青年教师的技能培养机制,每年安排3-5名左右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锻炼和培训,定期对其专业实践技能实行考核和培训,并与职称晋升挂钩。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从事科研、教研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科研成果,以科研成果带动教学工作,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相促进的发展之路。
第三,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在现有教师中选拔1名有企业实践经历、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制定并实施激励政策,从多方面提高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和管理能力,派专业带头人到国内一流的财经类院校进修,或参加财政部组织的高层会计人员研修班,进行最新会计理论与理念的更新学习,到先进的职业教育学院进行观摩学习与交流,研修职教理论与方法,使其具备带领教学团队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能力。
2011年选派1名会计专业带头人到国内一流的财经类院校进修学习,主持1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参加国内外会计教育学术交流会1次。
通过多种方式培养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
加强专业带头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推动专业带头人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的开发与研究,提高专业带头人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参与学院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和指导,带动专业带头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四,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骨干教师,为骨干教师确定教学研究方向,与专业带头人共同建立专业教学团队。
计划通过3年努力,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及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渠道培养提高业务水平,使骨干教师队伍成为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力军。
加强骨干教师技能培训,培养骨干教师的“双师”素质。
2011年-2012年有计划的每年选送2-3名骨干教师分期分批到会计师事务所挂职锻炼3-6个月;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企业会计课题研究,参与企业财务预算与财务决策工作。
鼓励骨干教师主持实训项目的建设和开发,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参加企业项目设计。
结合院级精品课和省级精品课支持骨干教师承担各级教学研究与科研课题,让他们在完成课题、取得成果的过程中,提高教科研水平,即要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实践中边教学、边研究,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以此来提高骨干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有计划地每年组织1-2名骨干教师到国内职教理念先进的学院进修、访问及学习;支持骨干教师为更新知识结构进行专业交流,并安排他们进行1-2次新知识讲座,以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组织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鼓励骨干教师取得本行业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表2师资队伍建设内容及资金投入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负责人
投入资金
2011年
2012年
合计
1
兼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张翠珍
8
8
16
2
专任教师提高培养
刘春华
10
8
18
3
专业带头人培养
张宏萍
3
3
6
4
骨干教师培养
于洋
5
5
10
合计
26
24
50
(三)专业资源建设
与行业共同开发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型、教学做一体化、与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基础+培训”课程体系。
教学做一体,即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需求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一体化、实训环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化;知识、能力、技能教学一体化、教学内容选择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学做一体化;岗证一体,即盯住岗位,瞄准证书,渗透诚信教育、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服务于岗位实训,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服务于顶岗实习,促进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1)课程体系建设
第一,按照“以岗定学”的原则及双证融通思路设计课程体系
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按出纳岗位、会计岗位、库管岗位、财管岗位重组课程体系,把财务工作分解为一个个工作情境,从工作情境导入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体现各个岗位工作,训练岗位技能。
将各会计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制订各岗位能力标准,并进行分解细化;专业教师和专家进行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分析,制订出课程标准,并进行学习情境开发。
根据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考核要求设计有关课程,实现会计职业资格考证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增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根据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大纲开设《财务会计》、《经济法》、《税务会计》课程,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即可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构建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岗位技能鉴定体系,通过会计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心开展珠算、点钞、收银、财务小键盘录入、数字书写、电子表格等会计基本技能鉴定,同时开展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岗位各岗位技能鉴定,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与会计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相结合。
第二,增设目前会计职业教育必需的专业课程
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将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讲座贯穿于每个学期,并将其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只有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有好的工作状态、好的生活状态。
把“财务人员违法、违规案例分析”、“企业设立基础知识”加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有计划地把职业诚信道德教育纳入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之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表3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主要岗位
岗位技能
对应课程
职业技能证书
收银员
出纳
存货会计
资产会计
往来会计
投资会计
工资会计
财务成果会计
总账报表会计
成本会计
纳税会计
会计电算化
(包括系统管理员、制单员、信息化实施助理)
1.会计基本技能(含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收银等)
2.出纳实务操作
3.会计实务操作
4.纳税申报
5.财务管理
6.会计电算化
(包括系统维护、软件使用、财务信息化初始实施服务)
1.会计技能(含珠算、点钞、小键盘录入、收银等)
2.会计基础
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4.出纳实务
5.财务会计
6.成本会计
7.税务会计
8.财务管理实务
1.手工会计岗位实训(含出纳、存货会计、资产会计、投资会计、工资会计、财务成果会计、往来会计、总账报表会计、成本会计、纳税会计、财务管理等岗位实训)
2.电算化实训(包括企业经营实训、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实训、财务信息化应用实训)
3.会计综合实训(出纳、会计、电算)
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珠算证书
3.会计电算化证书
4.会计岗位技能鉴定证书(校内)
5.ERP应用资格认证
增设以ERP沙盘实训课程为中心的一系列校内实训课程,ERP沙盘实训课程包容营销、管理、财务、生产等各个方面,通过沙盘课程可以强化学生对会计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内容的感性认识,从而解决专业课程不能实现融会贯通、相互联系,基础理论课程枯燥乏味的状况。
强化电子报表实务课程,EXCELE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日渐普及,为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数据处理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电子表格操作能力。
第三,开发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型课程及课程标准
开发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型课程及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岗位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
任务驱动以会计工作知识综合化为特征,提高学生的行业意识和行业适应能力,任务驱动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现代会计意识和电算化操作能力。
建设财税审平台、银税企平台、财务管理平台、出纳平台、手工会计平台、电算会计平台等六个实训平台,实现财务、税收、审计三项业务联结,培养学生财税审三项业务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企业、银行、税务三个模拟单位业务联结,培养学生银税企三个单位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会计与财务工作的联结,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两项业务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出纳、手工做账、电算化核算的动手操作能力。
以实用为宗旨设计专业实习计划,确定实训大纲和实习指导,制定实习评价标准,按实习标准执行评价。
认知实习:
以了解企业和银行的业务范围、业务流程、业务标准为重点,完成三项任务实现三个目标。
专业实习:
以掌握企业和银行的业务技能、企业文化、职业操守为重点。
毕业实习:
以熟悉企业和银行的操作流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会计专业 专业 建设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