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0004172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63.69KB
新高考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答案.docx
《新高考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答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答案
新高考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小说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点灯
冷江
星娃又升官了!
全村人都来贺喜。
母亲却显得分外平静,一如往常,吃罢早饭,扛起锄头就颤巍巍往门外走。
村长说,星娃他妈,这么大喜事,你怎么也得和全村老少爷们庆祝庆祝,怎么说也是咱村出了大人物了!
母亲微微一笑,什么大人物,在做娘的眼里儿子永远都只是个孩子!
母亲佝偻着腰身,头上已经有隐隐的白发。
辛苦了大半辈子,该颐养天年了,可是庄嫁人不劳动不就等于坐吃等死吗?
母亲有自己的逻辑。
星娃六岁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躺在西厢的床上整夜发烧、说胡话。
母亲把煤油灯的光亮调到最小,茫茫暗夜中一星微火,随风摇曳,就像他小小的生命,在艰难的乡村夜晚里苦苦挣扎。
母亲脸上充满了焦虑,整夜都在不停地喃喃祈祷。
天亮后星娃渐渐疾愈,可母亲却累倒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星娃此后的人生竟然出奇的顺利。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后来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到离家千里的那个大城市。
大学毕业后,星娃分产了政府一个重要部门。
母亲那时就很平静,经常告诫星娃,咱们是农村出来的,不能忘!
农民就得脚踏实地。
星娃心不在焉地点着头,脑子里却畅想着光宗耀祖的美好前程。
才工作不到三年,就成为单位最年轻的副处。
星娃的自信心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星娃忙给母亲打电话,让母亲去城里住。
母亲没有答应,理由是你娃还没成家,等成了家有了孩子,我再去。
又过了三年,星娃成了单位最年轻处长。
又娶了局长的千金,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结婚仪式,母亲坚持不去城里,理由是,要办就得回家来办,让你死去的爸爸也沾沾喜气!
星娃拗不过,只好在北京办了一次,又哄着妻子回老家再办一次。
星娃怕母亲俭省,提前汇款给小舅爷,让代为置办一应事务。
母亲这回没有反对,婚礼在老家堂屋前的大院子里举行,邀请了几乎全村所有老少爷们,酒席置办了二十多桌。
当天晚上,道喜的人陆续散去,星娃踉踉跑跄地走进里屋,却看到母亲在父亲的遗像前点亮那盏煤油灯,灯光摇曳,母亲的脸颊上泪光闪闪。
星娃成家了,第二年就有了孩子。
母亲去了趟城里,才住一个星期,就让星娃买了火车票急火火往回赶。
这次星娃被破例提拔为副局级巡视员,本来县政府要请母亲去参加一个什么座谈会,被母亲坚决拒绝了。
理由是,农村人,见不得大世面!
村里左邻右舍齐来道贺,母亲也丝毫没有留面子,该下地照样下地。
村长背着手悻悻离去。
小舅爷埋怨母亲,娃发达了,让全村人高兴高兴,咋不给面子呢?
母亲自言自语,马跑快了容易脱缰,人跑快了容易跌跤。
母亲的担心没有告诉任何人,她只是放在心里。
兴许娃真的能就此一帆风顺呢!
星娃每个月都汇来好多钱,说是给母亲养老的,让母亲别俭省。
母亲一分钱都没有花,原封不动地用一个折子给存了起来。
又用黄手绢包了里三层外三层,压在了大衣柜最里面一层。
腊月二十九,星娃回了趟老家,和母亲吃了顿年夜饭,第二天早上就匆匆离去。
看见母亲还是穿着六年前自己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那套藏红色棉衣,星娃给母亲手里硬塞进一千块钱,让母亲买套像样的新衣服。
母亲拿着钱,却一个劲儿地问,娃工作上没啥事吧?
星娃不耐烦了,大过年的能有啥事?
转眼到了五月,母亲渐渐听到一些风声。
都是从星娃那个北方的大城市传过来的。
母亲那一夜整宿没睡,一直在蒸发面馒头。
第二天天蒙蒙亮,母亲就打理了好几个包裹,装上所有的馒头,赶到县城,坐上了去那个大城市的头班火车。
夜擦黑的时候,星娃打开门的那一刻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母亲突然来了。
当天晚上,母亲坚持不吃星娃从饭店叫的大菜,而是吃自己从老家带来的发面馒头。
星娃有些手足无措,只好让妻子一起陪着就咸菜吃馒头。
母亲一言不发,吃罢晚饭,从包裹里取出几个物件来。
头一个是父亲的遗像,接着是那盏古旧的煤油灯,还有那黄手绢包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折子。
母亲把遗像和煤油灯立在电视机柜的顶层上,接着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扑哧一声,点亮了那盏尘封很久的煤油灯。
星娃吃惊地看着母亲,仿佛在穿越一段尘封的历史。
在跳动的火焰中,星娃看见了六岁的自己正躺在西厢房的那张床上,母亲在微明的煤油灯火中整夜祈祷;星娃还看见了四年前在老家的结婚仪式后,母亲在父亲的遗像前,同样是这盏煤油灯下,泪光闪闪……星娃跪倒在母亲膝下,捧着一撂单据,哽咽着说:
“姆妈/,你娃不敢忘您的教诲,这是我上任以来上交的所有礼金回单——”
煤油灯依旧闪烁着,在这槐花飘香的夜晚。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多处写到星娃升职后的外界反应,这不单突出了母亲的性格、烘托了母亲形象,也反映了趋炎附势、官本位等不良社会现象。
B.小说善以细节传神,如“颤巍巍”表现母亲年老体衰,“拿着钱,却一个劲儿地问,娃工作上没啥事吧”,以外在细节刻画母亲的内心感受。
C.小说写星娃“脑子里却畅想着光宗耀祖的大好前程”“母亲渐渐听到一些风声”等,是巧设波澜,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对星娃命运的好奇。
D.小说以景物描写结尾,营造了优美的意境,韵味深长,是对母亲教儿良苦用心的赞美,也是对星娃不忘本、廉洁从政美德的颂歌。
(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本文以“母亲点灯”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本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响匠
胡玲
老叶做响匠近六十载,响匠是当地土话,响匠班是由鼓、锣、唢呐、钹、土笛等民间乐器组成的器乐乐队。
老叶十岁时,拜村里最有名望的响匠陈师傅为师,学习吹唢呐,从小跟着师傅的响匠四处表演。
台上,师傅和师伯师叔们挥洒自如;台下,他的心里满是羡慕和憧憬。
他渴望有一天也能像师傅一样站在神圣的舞台上,接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陈师傅手把手一招一式地教老叶,老叶勤学苦练,从不倦怠。
唢呐气息足则音满,为了练就充足的气息,老叶每天把管子插入水中用力吹。
寒来暑往,老叶终于学成。
出师那日,陈师傅抓着老叶的手说:
“这门相传了几百年的手艺,今天就传到你手上了,你要接好!
”那一刻,老叶觉得既光荣又自豪。
那年,老叶和师叔师伯们的七名弟子组建了一个响匠班,老叶手艺好,唢呐又是响匠班的核心乐器,老叶被推选为班主。
春节晚上,八人首次公开表演,他们精神抖擞地站在村里的广场上,像八个威风凛凛的战士。
全村的人都来看表演,里三层外三层把他们包围着。
“预备,开始!
”随着老叶一声令下,他们敲的敲,吹的吹,打的打,哐哐哐,咚咚咚,锵锵锵,高亢激昂的乐声深深撩拨着村民的心弦,听得他们如痴如醉,不停地鼓掌、喝彩。
从此,所有人见到他们,都尊敬地喊一声师傅。
农活再忙,他们也会抽时间一起练习、研究乐曲。
他们四处奔走,收集了几百首民间流传的乐曲段子,查阅了无数民间乐谱,还四处寻访老艺人,听他们传经授宝,终于,经过他们反复调试,修改,排练出各种风格的乐曲。
不同情境对应不同的曲调,长调或短调,喜悦的或悲伤的,都被他们演绎得活灵活现。
农闲时节,响匠班就到村里巡回表演,村民们聚在一起,边聊家长边看他们表演,比过年过节还热闹
村里谁家有个婚丧嫁娶,或年节喜庆,都会请响匠班去表演。
他们穿戴一新,携带乐器,走村串户。
响匠班走一路,悠扬的乐声就飘扬一路。
行人停下脚步,地里的农人放下手中的活儿,孩子们跟在他们屁股后面,随着乐曲又唱又跳。
到了办事的家里,他们被奉为上宾。
东家热情招呼他们坐下,端来热茶,每人发一包好烟。
流水席开席,他们被请上头桌。
待他们吃饱喝足了,下一桌才开席。
客人们坐流水席的时候,他们被请到搭建的舞台中央表演。
东家是喜事,他们就变换出各种喜庆欢乐的曲子,营造出快乐喜悦的气氛,让人不觉心情舒畅,喜笑颜开。
东家是丧事,他们就演绎悲切的曲调,乐声极尽哀婉,给逝去之人送上一份哀思,听得人潸然泪下。
响匠班表演结束,东家会热情地给他们封个红包表示谢意。
这种风光和红火持续了很多年。
不知什么时候,县里突然冒出了几家民间艺术团,专门承接乡村红白喜事的演出。
村长六十大寿,原本邀请了响匠班。
村长的侄儿阿福来找村长,说要请县里的火鸟艺术团给村长祝寿,说要让大伙开开眼界。
村长一听动了心,通知响匠班取消表演。
村长的寿宴上,火鸟艺术团出现了。
一个浓妆艳抹的美女妖娆地登台,嗲声嗲气唱起了歌,几个小姑娘扭腰摆臂地跳舞,边跳边脱衣服,最后身上剩下打底的内衣,大家看得脸红心跳。
期间,几个小伙子轮流上台讲几个搞笑的荤段子,逗得众人哄笑。
从那以后,村里的红白喜事,都请艺术团了,响匠班如同人老珠黄的暮年女人,悄悄被人遗忘在脑后。
老叶的侄儿阿锋结婚,老叶找上门,说:
“你的婚礼上,我带响匠班来助兴。
”阿锋一笑:
“叔,我已经请了县里的艺术团,现在大家都爱看他们的节目。
”老叶央求说:
“让我们表演一回吧,我们免费表演,行吗?
”侄儿为难地说:
“那你们就在棚外表演吧。
”
老叶召集响匠班,特意谱了新曲,没日没夜地操练了半个月。
阿锋婚礼当天,艺术团在棚内表演,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响匠班带着乐器,来到棚外。
外面冷清清的,没几个人。
“开始!
”老叶一声令下,表演开始了,他们脸上带着虔诚,双目微闭,娴熟地操弄着乐器,随着演奏忘我地摇头晃脑,浑身律动。
良久,他们表演完毕,深吸一口气,睁开眼,迎接他们的只有两个观众和稀稀落落的掌声。
棚内的笑声、起哄声一阵阵传出来,震耳欲聋。
六月天,响匠班所有人的心却冰凉。
走吧!
老叶悲凉长叹一声,带着响匠班离开。
“叔,你们吃了饭再走啊!
”侄儿赶过来,在他们后面喊。
他们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回头,脚步蹒跚地走在乡间小道上。
夕阳如血,将八个苍老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从那以后,村里再没人请响匠班表演了。
老叶还是时常把唢呐拿出来擦一擦、吹一吹,儿子儿媳妇嫌他的唢呐声吵,他就一个人来到野外吹。
每天黄昏,响匠班相约在村外的小河边表演,他们尽情吹打,乐声时而悲伤,时而欢快,冲上云霄,飘向天际,久久不绝。
小鸟、蝴蝶、蜻蜓环绕在响匠班周围,不停地飞来飞去,那是他们最忠实的听众……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20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老叶少时对响匠的羡慕与学习为发端,以响匠班的冷落及老叶儿子媳妇的嫌吵为结局,前后对比写出了响匠班由荣而衰的历程。
B.小说在人物形象的设置选取上颇有匠心,村长的形象耐人寻味,村长六十寿宴之后“民间艺术团”得以盛行,响匠班由此没落。
C.小说运用正侧面结合的手法表现响匠班表演技艺的高超,正面写乐声,“高亢激昂”“极尽哀婉”;侧面写效果,闻者“喜笑颜开”“潸然泪下”。
D.响匠班是时代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小说以小见大,以响匠班的命运走向引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如何传承的思考。
(2)小说的结尾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作品进行赏析。
(3)小说主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消失的鸟群
邱红根
傻根娘眯着眼睛在阳台上晒太阳。
阳台很大,挂满了香肠、猪蹄子、腌鱼等年货。
按以往的经验,进入腊月,傻根娘便准备忙碌了。
还是五年前,傻根娘在儿子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那次也是在冬天。
一进腊月,城里人也开始“忙年”了。
傻根媳妇是个能持家的能干人。
进了腊月,儿子阳台上便挂满了年货。
这些东西——腌鸡鸭鱼、香肠、猪蹄子都是要在阳台上晾干的,否则就会长出霉斑。
临出门儿媳妇交代,“妈,您帮忙照看一下阳台上的年货,城里的鸟蛮狠。
”
儿子的房子很大,阳台也大,占了一面墙。
阳台原本是用玻璃封了的。
玻璃外面又罩着一层防盗网。
因为阳台上的年货需要晾干,封了的玻璃窗要打开,让阳光和风灌进来。
那时候,城市里鸟可真多。
这些鸟都是被阳台上的香肠的香味吸引来的。
麻雀、八哥、乌鸦、蓝鹊是傻根娘叫的出名字的,还有很多傻根娘叫不出名字。
这些鸟总是趁人不注意,飞进防盗网,飞上阳台,在香肠上啄个洞就飞走了。
最讨厌的是麻雀,这小东西灰头灰脑的,一来就是一群。
那年的整个腊月,傻根娘就坐在阳台上赶鸟。
傻根娘不识字,看不懂电视。
儿子家里的东西都是电气化,家务活插不上手,来到城里,傻根娘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儿子儿媳工作忙,每天都早出晚归的,孙子在外地上大学。
儿子儿媳出门后,偌大的一个房子,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对象。
傻根娘就觉得自己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相当地孤单。
在城市邻居之间从来不说话不来往,这点可真比不上乡下,一出门,整个村子都是熟人,这里站站那里瞅瞅,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在城市傻根娘总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
时间一晃就是五年。
这次,傻根娘是不得不随儿子来到城里的。
去年傻根他爹去世后傻根娘觉得乡村再没有值得牵挂的,才答应随傻根来到城市。
儿子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留到了城里,后来取了个城里媳妇,在城里安了家。
傻根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傻根爹没去世时,傻根多次说,“妈,你们就不种地了,到城市里来吧!
儿子能养活你们。
您和爸爸这么大年纪,也该享清福了。
”对儿子的要求傻根娘总是不答应。
傻根娘是个明白人,她不答应儿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虽然儿媳妇很孝顺,但“媳妇和婆婆原本就是天敌”,——这可是书上说的。
再孝顺的媳妇和婆婆待时间长了,也会闹出矛盾。
“就是牙齿和嘴唇也有打架的时候呢!
”。
再说懒散惯了的傻根娘可受不了城市的局促。
因此无论傻根怎么做工作,傻根娘就是不松口,一直和傻根爹在乡下侍弄他家的一亩三分地。
在城市的这些日子,儿媳妇什么事情都不让傻根娘干。
勤劳了一辈子的傻根娘便觉得浑身不自在,就一直盼望着进入腊月。
希望自己能像五年前一样,在阳台上赶鸟,体现一下自己的“存在价值”。
在隐秘的内心深处,傻根娘已经把鸟当作自己的一份期待,一份渴望,一份坚守。
现在,傻根娘躺在阳台的宽大藤椅上,眼睛眯成一条线。
阳台上的香肠,散发出好闻的香味,傻根娘爱闻这种香气,这种香气仿佛是一种诱惑,人都受不了何况鸟。
今年却出乎意外,没有一只鸟飞进阳台啄食。
这倒是让傻根娘很是失望。
傻根娘不知道城市的鸟群都飞到哪里去了?
太阳病怏怏地挂在天空,风中流动着一种发霉的味道。
傻根娘瞥见阳台上的甜香肠的表面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霉斑,特别是在香肠皱褶处更明显。
傻根娘知道这霉斑是有毒的,需要被清除。
想到这一层,傻根娘颤微微地去厨房拿块抹布,把一根根甜香肠表面的霉斑耐心地轻轻擦拭……
做完这项工作,傻根娘真的累了。
她吃力地躺在藤椅上,她想,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
跨过年,傻根娘就进八十七岁了。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6年第7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傻根媳妇是个能持家的能干人,这从她每年都早早地备好年货即可看出,且她在家中的地位很高,傻根只好事事都听她的意见。
B.小说第三自然段对傻根家阳台的介绍,既承接上文傻根媳妇要傻根娘照看年货的事情,又引出了下文傻根娘在阳台赶鸟的事件。
C.小说中写傻根家里的东西都是电气化,傻根娘连家务活插不上手,主要是突出了城里人生活水平高,与农村落后的经济构成对比。
D.傻根娘本来一直不愿到城里来住,认为自己和媳妇合不来,后来发现傻根与傻根媳妇对她都很孝顺,于是才答应随傻根来到城市。
E.小说对傻根娘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绘非常到位,尤其是通过对她的心理活动的刻画从而体现了傻根娘的生活状态。
(2)小说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有什么作用?
(3)你从这篇小说中领悟到了什么?
请根据文中材料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枣花开
季明
十八岁那年,我在河西走廊一个叫石磨盘的地方支教石磨盘村是一个荒凉落后的地方,到处都是黄沙、戈壁和盐碱地,村小学除了几间破旧的房屋,一无所有。
晚上,就只有我和老杜,住在这个学校里。
那时候,老杜六十多岁,已经在学校里借住几十年了。
老杜光着脑袋,满头满脸都是伤疤。
他和我拉闲话,说他十八岁就当团长了。
我这才知道,老杜是个老红军。
老杜的生活很单调,除了吃饭睡觉抽烟,就是去戈壁上垦荒。
老杜在戈壁荒漠上,努力把一片片土地刨起来,又平整好,再播上沙枣树的种子。
这活儿,老杜已经干了几十年,他的身后,上千亩沙枣林,都是他种的。
这令我非常钦佩,说,老杜真是个好同志啊!
老杜翻了翻眼睛说,狗屁,老子在寻宝!
的确,老杜干活非常仔细,他每挖几下,都会俯下身,像只大鸵鸟,奋力把脑袋扎进土坑里,似乎在寻找什么。
寻啥宝?
我问。
老杜长叹了一口气,说,大洋,一百九十块大洋。
接下来,我知道了老杜的故事。
老杜曾经是西路军的一名团长,突围时队伍被打散了,在石磨盘村,他碰上一个身负重伤的军需科长,军需科长临死前,把一个包裹交给他,说,这里边有两百块大洋,军费。
你一定要把它们带回延安。
老杜知道,通向延安的路口,早就被马家军堵死,自己死不足惜,但军费,绝不能落到马匪手里。
于是,老杜写了张借条,拿出十块大洋作为路费,然后,把剩余的军费连同那张借条,裹在一件破羊皮袄里,深埋在一棵沙枣树下,并用刺刀在树上刻了记号。
老杜走回延安,是一年之后的事了。
按照规定,老杜必须接受审查,其他事情都好说,但关于军费的事,却死活也说不清了。
审查者疑惑地盯着老杜,说,只拿了十块大洋,这谁知道?
谁信呢?
我们可不可以认定,你把那些军费都挪用了?
一听这话,老杜火冒三丈,吼道,给老子一个连,杀回石磨盘,把军费挖出来!
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军费,成了老杜的心病,也成了他的历史污点,记录在案,这对老杜的人生,影响非常大。
解放后,在老杜的强烈要求下,他带着组织上的人,来到石磨盘村,以沙枣树为参照物,疯狂地挖了几个月,却一无所获。
组织上的人不耐烦了,撤了回去。
但老杜坚决留了下来,他发誓,就是把石磨盘村翻个底朝天,也要找到那些大洋。
孤身一人的老杜,跟石磨盘村较上了劲,跟戈壁荒漠较上了劲,更确切地说,是跟沙枣树较上了劲。
他一边翻地,一边种沙枣树。
这一干,就是三十年。
我说,算了,不就是一百九十块大洋吗,别找啦!
老杜倏地红了脸,脑门上青筋乱跳,吼道,不行!
难道老子的清白,就这么不值钱?
紧接着,老杜又说,清白,比命都重要!
两年之后,我离开了石磨盘村。
一晃又是三十多年过去,我常常会想起老杜,他若活着,应该快百岁了吧,不知是否已经找到了那些大洋。
今年上半年,我到M县出差参观当地文史馆时,我在一个展拒前停住了脚步,里面,是一件破羊皮袄和一百九十块银圆,还有一张陈旧的借条,上写暂借大洋十块作为路费,落款人是杜大富。
杜大富,就是老杜。
我急忙问讲解员这是在哪里找到的?
讲解员说,两年前修公路,在石磨盘村挖到的。
这里也有石磨盘村?
是啊,整个河西走廊,有十多个叫石磨盘的村子哩!
我猛地明白了:
老杜,找错了地方!
我待不住了,急三火四地赶到A县石磨盘村。
老杜早已去世多年,他种下的那上千亩沙枣树,已被命名为红军林。
老杜的墓,就在林子里。
在墓前,我默默拿出在文史馆里拍的照片,烧给老杜。
我说老爷子,这,是你的清白。
前的沙枣树林,金黄色的花,开得正旺,满世界清香。
(选自《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9年1期,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杜光着脑袋,满头满脸都是伤疤”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作者抓住老杜肖像的主要特征,用语简练传神,表现了他参加过战斗的人生历程。
B.“清自,比命都重要!
”,这句话是理解人物形象的文眼,它是支撑老杜六十多年翻地植树不懈的信念,它让读者深刻地感知到老杜的内心世界。
C.“石磨盘”的村名没错,地方却错了,这一个小小的错误,却耗费了老杜大半辈子的青春和生命,小说的立意即在警示人万事须细心,不可粗疏!
D.小说在篇章结构上极具特色,作者运用倒叙的乎法,先交代老杜种沙枣树的事情,再回头交代老杜长期在此翻地种树的原因,使情节构成了曲折。
(2)结合全文,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认真阅读小说,分析文章中“我”的作用。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
他的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
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
不大一会,鱼就熟了。
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
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
直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
“爸——!
”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
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这位老兄姓王,字淡人。
他是阴历九月生的,大名里还带一个菊字。
古人的一句“人淡如菊”,造就了一个好名字。
王淡人的家很好认。
大门总是开着的,通道里挂了好几块大匾,匾上写的是“功同良相”“济世救人”“仁心仁术”“妙手回春”……医生家的匾都是这一套。
匾都有年头了,只有一块很新,是去年才送的。
这块匾与医术关系不大,匾上写的是“急公好义”,字是颜体。
进了过道,是一个小院子。
院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
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
这地方不吃飘菜,也没有人种。
这一畦飘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为种来和扁豆配对的。
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作的对子:
“一庭春雨飘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他很喜欢这副对子。
他这个医生是“男妇内外大小方脉”,什么病都看,外科用的药,大都是“散”——药面子。
“神仙难识丸散”,虽然每一家药铺都挂着一块小匾“修合存心”,但是王淡人还是不相信。
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
麝香、珍珠、冰片……哪家的药铺能用足?
因此,他自己炮制。
他的老婆、儿女、都是他的助手,经常看到他们抱着一个乳体,握着乳锤,一圈一圈慢慢地磨研。
城里外科医生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外科医生都不大看得起,因此,王淡人看外科的时间比较多。
一年也看不了几起痈疽重症,多半是生疮长疖子。
这些生小病症,是不好意思多收钱的,而且本地规矩,熟人看病,都得要等“三节算账”,——端午、中秋、过年。
忘倒不会忘的,多少克就“各凭良心”了。
有的送来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
扇子、月饼、莲蓬、天竺果子、腊梅花。
乡下来人看病,一般倒是当时付酬,但常常不是现钞,或是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半布袋鹌鹑!
遇有实在困难,王淡人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了。
有人说:
王淡人很傻。
去年、今年,他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
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大街上成了大河。
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
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
上吐下泻,痢疾伤寒。
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实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
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
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但是那里正是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语文 小说 文本 阅读 专项 训练 练习 答案